李建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3

李建刚,1961年11月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

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85年,李建刚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李建刚参加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6年,李建刚被任命为HT-7物理和操作以及EAST物理设计的物理分部主任。2001年,李建刚任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主任。2013年其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李建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李建刚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与指导的国内首档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2023年2月23日,李建刚参加由墨子沙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主办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演讲会。

李建刚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与波的相互作用、诊断、托卡马克运行、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聚变材料等。李建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一等奖2项,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亥姆霍兹国际合作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1年11月李建刚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74年-1978年,李建刚在涡阳县第一中学普通高中毕业。1978年-1982年,就读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核动力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198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1986年,李建刚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1986年-1990年,李建刚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李建刚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随后在英国卡勒姆科学中心担任访问研究员两年。1992年底,李建刚教授被任命为HT-6M托卡马克分部主任,负责HT-6M物理和操作以及HT-7托卡马克操作和诊断。1992年-1996年,李建刚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1996年,他被任命为HT-7物理和操作以及EAST物理设计的物理分部主任。1996年-2000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室主任。2000年-2001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主任,领导一个拥有600多人的研究所,从事热核聚变、聚变技术和工程、等离子体物理学及其应用、超导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2001年-2005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2014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院长、党委委员、所长。2012年-2014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李建刚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国际组织总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表示:“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有一盏灯能被聚变之能点亮。这一盏灯,一定要,也只能在中国。”2022年5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列科普报告会第二阶段报告举行,李建刚为大家科普报告《托起明天的太阳——磁约束聚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2022年7月20日,李建刚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与指导的国内首档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介绍可控核聚变的发展优势和研究难点。2023年2月23日,李建刚参加由墨子沙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主办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演讲会,分享“磁约束聚变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2023年4月,李建刚参与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项目屡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

主要论文于著作

论文

以上参考资料

著作

研究方向

李建刚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与波的相互作用、诊断、托卡马克运行、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聚变材料等。

科研项目

李建刚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中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走在国际前列。倡议和推进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负责等离子体所主要采购包重大工程的实施。

专利成果

以上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李建刚指导的博士生胡建生毕业论文《氧化壁处理技术及其对碳氢共沉积层清除机制的研究》入选2009年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 。

社会任职

以上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李建刚在超导托卡马克工程系统的设计、关键技术发展、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科学研究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聚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评)

李建刚是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学术带头人之一,负责了三代核聚变装置的技术发展、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建并培养了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中安在线评)

全世界几代科学家们为了“人造太阳”的能源终极梦想一直在奋斗,李建刚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目前在中科院担任这项探索研究工作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带领着团队在模拟太阳发生核聚变装置——超导托卡马克上进行着坚持不懈的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正在朝着能够长时间实现聚变所需要的高温等离子体方向努力。“让世界第一个聚变反应堆率先在中国发电”是李建刚和他的团队不懈努力的目标。(工学周报王燕评:)

参考资料

李建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事处.2024-08-01

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李建刚.中国院士馆.2021-09-08

李建刚教授,工程.ucas.2024-08-01

《未来中国》丨“人造太阳”科学家李建刚“为爱发电” 科学青年现场“捕捉”闪电.澎湃新闻.2024-08-01

他心中的“太阳” 李建刚院士在墨子沙龙与学子话EAST.chinanews.2024-08-01

李建刚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教育业务管理平台.2024-08-01

在中国,一定有一盏灯被聚变之能点亮.澎湃新闻.2024-08-01

核科学技术学院李建刚院士、封东来院士 在中国科大系列科普报告会上作主题报告.snst.2024-08-01

接力“逐日”勇攀登——走近中国“人造太阳”研究团队.新华网.2024-08-01

聚变工程实验堆装置主机设计.sciencereading.2024-08-01

合肥研究院三篇论文入选2009年度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cas.2024-08-01

第二届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成立.ipp.2024-08-01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圆满落幕.weixin.2024-08-01

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合肥召开.anhuinews.2024-08-01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为了心中的“太阳”-工学新闻.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新闻.2022-01-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