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琪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指挥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5:23

李本琪,西南交通大学1992届毕业生。是久负盛名的“01”指挥员,他从事航天工作15年,先后执行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12次担任“01”指挥员。他是发射场区赫赫有名的航天科技专家:整个火箭测试发射过程都由他组织协调,发射场区上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这次送“嫦娥”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点火命令也由他下达。

生活中

2007年10月23日6时,“嫦娥”发射进入加注发射阶段,开始为火箭加注常规燃料,这个程序也称为“-36小时程序”,是发射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从上午10点开始,加注低温液态燃料液氧,1个半小时后,开始加注氢气。所有燃料加注完成后,火箭加上“嫦娥一号卫星的总重是260多吨,其中燃料的重量是40多吨,火箭设计的推力是300吨。测发系统的“专家型”人才

谦和、文质彬彬的李本琪走下发射架,款款向我们走来,脸上流溢着笑容。和他握手的瞬间,有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觉。“这次放飞‘嫦娥一号’,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却透着坚毅和自信。火箭正在加注燃料,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记者和李本琪边聊边走向基地的航天公园。李本琪有让人敬佩的历程。他在担任指挥员的同时,还培养出了2名发射基地“01”指挥员、35名分系统指挥员,组织参试人员排除故障、消除薄弱环节300多处。他对任务组织指挥流程、计划协调方式都了如指掌,是测发系统的“专家型”人才。李本琪不仅技术扎实,而且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贡献卓著。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各类重点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中国宇航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人才奖”,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01”指挥员,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在倒计时时数那10位数字,也不是仅仅宣布“点火”那么简单,发射场所有的操作岗位,火箭、卫星的各种数据,都将反馈到他的大脑,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做出相应的指令。也就是说,只有熟知这一切而又具备优秀素质的人,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基地里

1992年,李本琪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聆听他的工作历程,可圈可点的辉煌业绩实在太多。在航天远距离测发系统建立过程中,李本琪运用项目管理技术,较好地将工程设计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短短半年时间,一个信息化程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安全性更大的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多。以往,二号发射塔完成一次任务后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执行另一种型号火箭的发射任务,李本琪带队攻关,将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由以往的40天缩短为28天。

谦虚的李本琪不愿过多讲述自己历经的艰险。他的同行叶参谋告诉记者,2007年4月14日凌晨,发射场区大雨滂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矗立在发射台上。进入负4分钟程序后,测试人员报告:一个为火箭供气的连接器未按规定脱落,若不在3分钟内脱落,火箭点火升空时必然被其拉扯住,火箭、卫星乃至整个发射场都可能不保。此刻,百余号人的远控大厅鸦雀无声,所有首长、专家和工作人员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李本琪身上。他临危不乱,在1分钟内连续下达7道口令,相关岗位人员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终于,1分钟后故障排除,火箭顺利升空,整个大厅内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叶参谋感叹,能达到李本琪这种水平的指挥员实在不多,他是基地名副其实的“宝贝疙瘩”,但这一切都是通过他艰辛的努力而来。叶参谋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的李本琪病倒在了发射阵地上,但为了不影响任务完成,他硬撑着坚持不离岗。在医务室一边输液,一边遥控指挥调度,最后由于劳累过度导致病情恶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可病情刚一好转,他又急着赶回去参加卫星转场,直到星箭顺利对接后,才回到医院继续输液。

嫦娥成功飞天

在交谈中,李本琪不时地看着手表,牵挂着正在加注燃料的火箭。他告诉记者,加注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操作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他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在火箭上使用低温燃料发动机的国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全部采用氢气液氧作为三级推进剂。这种燃料低温高能、推力巨大,但易燃易爆,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星箭俱毁。

短暂的采访结束了,李本琪匆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后他说:“我们共同期待着‘嫦娥’飞天的那一刻!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