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院讲师

更新时间:2024-09-20 21:40

杨杰,男,1968年10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教授职称。

学习经历

1986年9月-1990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

1999年9月-200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00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9年8月,武钢集团机械制造公司,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2010年4月-2011年4月,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客座副研究员,合作导师(JianQiao Sun教授,美国ASME Fellow);

2002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SOFC)

电堆设计及模拟分析、系统设计及建模仿真分析、部件和系统集成测试与优化

2、冶金行业机电装备设计和诊断分析

冷轧多机组的能量效率优化,热轧层流冷却温度预测控制建模,冶金生产线故障诊断

发表论文

卢静,彭晖,杨杰*,王俊,基于LabVIEW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监控系统开发,机床与液压,10(41)(2013) 121-123

杨杰,王俊,卢静,燃料电池电堆的精密装配检测系统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1(2013)40-42

赵磊,杨杰*,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 的三坐标测量仪动态误差分析,机床与液压,1(40)(2012)39-41

赵磊,杨杰*,应用于CMM的柔性定位夹具设计及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1(2012)224-225

向东,牟红钢,杨杰,钻机钻压自适应控制仿真研究,机械与电子,2 (2010)48-51

姚清添,杨杰,张萌,刘川,钻柱模型实验平台测控系统的设计,煤矿机械,1(29)(2008)19-22

陈弦,杨杰,浦健,李箭,平板式SOFC结构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无机材料学报,22(2)(2007)339-343,SCI(IF=1.856)

浦健,华斌,杨杰,李箭, SOFC金属连接体材料的高温氧化和导电性,钢铁研究学报,19(10)(2007)34-39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863主题项目“5kW级中低温平板型SOFC独立发电系统”子课题,2011-201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iO2基纳米线阵列核壳结构光阳极的调控制备及电荷在其中的传输机理研究”子课题,2010-2013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负载跟踪条件下燃料流耗尽机理及时滞控制方法研究”,2011-2012

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钻井功率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建模技术的研究”,2012

主持武汉市十大科技攻关项目“1000W中温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模拟” 2007-2008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数值模拟”,2006-2007

主持武钢集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武钢二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温度预测控制模型的开发”,2012-2016

主持武汉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关项目“武钢冷轧轧机出口质量检查台设备检查与测试”,2014-2017

主持武汉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武钢硅钢酸洗联轧机组抗事故、高耐磨工作研发”,2013-2014

主持武汉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武钢冷轧酸轧联机压下油缸压力传感器位置改进及对轧制精度的影响研究”,2013-2014

参与国家863目标导向型项目“5kW级中低温平板型SOFC独立发电系统”,2006-2009

参与国家863探索型项目“SOFC金属连接体用合金的研究”,2006-2008

参与湖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中温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材料和系统集成”, 2009-2011

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金属连接体材料的氧化和导电规律及其表面改性”, 2007-2008

学术兼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能量等期刊审稿人。

获奖

行业优势机械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与青年教师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三,2013

基于改进的T-S模糊模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预测控制, 湖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第一,2010

发明专利

杨杰;王俊;卢静胡俊;程正中,平面度自动测量机,专利申请号:201310270941.2

李曦;李双宏;杨杰;王聪蒋建华;郭宏丽;唐亮,一种确定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温度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110758.0

李曦;李双宏;杨杰;王奕;张琳,一种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建模方法及系统,专利申请号:201310479981.8

李曦;李双宏;杨杰;唐亮,一种层流冷却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专利申请号:201310600841.1

王聪;曾义斌;周一中;杨杰;黄为民;谢华等,一种层流冷却温度监控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号:201310666845.X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