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符 :著名抗日英雄

更新时间:2024-09-20 23:13

杨瑞符(1902—1940),字节卿,天津市静海县人,著名抗日英雄。

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先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同年11月26日杨瑞符与副团长谢晋元亲率524团八百壮士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抗击日军。1939年5月,九死一生的杨瑞符携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在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

1940年在淞沪会战期间所受枪伤复发,送往重庆抢救无效牺牲,终年38岁。

人物生平

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先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37年8月13日日军占领上海市。11月26日率八百壮士在完成掩护“大部队西撤任务”后,留守闸北区,坚持抗击日寇,在一天深夜开入四行仓库构筑工事。

1939年5月携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在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

1985年8月13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八百壮士的吼声》评论,充分肯定了这一战绩的伟大胜利。

人物事迹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起进攻。10月26日,闸北大场阵地失守,中国淞沪会战防线在侵略军野蛮攻击下全线动摇。为掩护中国军队撤退,杨瑞符与副团长谢晋元从11月26日起亲率524团(国民革命军88师第262旅第524团)“八百壮士”留守上海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孤军浴血奋战4天并重创日军,书写了一曲惊泣鬼神的英雄壮歌,淞沪抗战“八百壮士”名扬中外,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根据史料,杨瑞符当时担任524团第一营营长,他曾亲自到团部接受师长孙元良让他率部坚守四行仓库的手令,并向团长韩宪元慷慨激昂地表示:“誓以最后一滴血,为华族争人格。”在一营完成留守任务,撤出四行仓库时,谢晋元率队突围,杨瑞符亲率敢死队断后。

在“八百壮士”孤军抗击日军的四天战斗中,连长石美豪壮烈牺牲,杨瑞符在断后掩护时因左腿中弹身负重伤。从“四行仓库”撤至英租界后,“八百壮士”被解除武装,副团长谢晋元被叛徒杀害,壮烈殉国。九死一生的杨瑞符携妻儿及负伤的内弟于1939年5月辗转来到大后方,在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写下了《孤军奋斗四日记》,在当时的《合川日报》发表。1940年初,杨瑞符在淞沪抗战中留下的枪伤复发,送重庆抢救无效,病故于重庆陆军医院,终年38岁。

遵照杨瑞符生前嘱咐,由卢作孚先生派民生公司轮船将其灵柩运回合川区,安葬在合川城南铜梁洞二仙观右侧。二仙观道长谭遁九有感于杨瑞符抗日有功,捐楠木棺材一口。合川社会贤达胡南先、欧阳伯村等还为其发起公祭,并为其墓刻立纪念碑。

后世纪念

报纸发表

淞沪会战”结束后的1939年5月,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的杨瑞符将军,奉命带着他的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选址于山清水秀的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在养伤期间,合川社会各界和络绎不绝的市民前往二仙观拜望这位抗日英雄。在此期间,杨瑞符将军将孤军奋战四行的详细经过写成《孤军奋斗四日记》,发表在1939年6月12—17日《合川大声报》副刊上,极大地鼓舞了合川民众的抗日激情。

墓地

1940年初将军在淞沪会战中留下的枪伤复发,经送重庆市抢救无效,逝世于医院,终年38岁。遵照杨将军生前嘱咐,由民生公司的船队将其灵柩运回合川区时,城关镇一千余市民胸戴白花,聚集在小南门码头,以悲痛的心情,迎接英雄遗体,并护送至铜梁洞,安葬于二仙观左侧。当时,二仙观道长谭遁九感于与杨瑞符将军萍水相逢,交往莫逆,对其抗日殊勋十分崇敬,将自己多年积蓄捐出,购置楠木棺材一副,埋葬忠骨,以示道家爱国爱教之意。县人胡南先、欧阳伯森等人又发起募捐,为杨将军修了纪念塔,塔上刻有孤军抗日的碑文。墓前还立有石碑一块,上刻:“抗日将军杨瑞符之墓”,原墓葬一度因年久荒芜。2009年9月,杨瑞符墓重庆市文物委员会确定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2015年,合川区人民政府采纳民革合川区工委的建议,重修了杨瑞符墓葬。每年,均有成佰计千的市民和学生到此祭拜英雄。

参考资料

接力寻找“硬核营长”后人,多一个关注多一份希望.今日头条.2023-12-15

追忆《八佰》抗日英雄杨瑞符,附《孤军奋斗四日记》回忆录.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5

《八佰》上映 我辈勿忘杨将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2024-07-15

《八佰》中那位说天津话的营长,家人至今仍在静海!.百家号.2024-07-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