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遇春 :红军早期叛投国民党的将领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7

杨遇春(1909年-1989年),号柳青,江西省瑞金县武阳乡人,黄埔军校学员,由红军叛投国民党的将领,抗日将领。

1909年3月,杨遇春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乡,于黄埔军校毕业。1933年5月初,杨遇春由于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和自身家庭原因,与国民党第56师刘和鼎私通。5月14日,杨遇春使用手枪将师政委高传遴打死后投靠刘和鼎。1938年7月,杨遇春任江西游击总部副总指挥兼庐山守军总指挥,率领将士坚守庐山,历时9个月,浴血奋战200余场,一定程度牵制和搅乱了日军西进的步伐。1989年,杨遇春病逝于台北。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09年3月,杨遇春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乡,于黄埔军校毕业。

红军时期

1933年4月21日,杨遇春所在的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在新桥集体宣誓,全部加入红军。1933年5月初,杨遇春由于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和自身家庭原因,开始与驻扎在将乐县城的国民党第56师刘和鼎私通。5月12日,当模范少先师准备分兵两路攻打朱口和将乐万安时,杨遇春竟事先将情报送到将乐,国民党军便预先埋伏在万安街西北西南面的两座山头上。当少先师一部进入万安,正准备休息时,忽遭包抄攻击,给红军带来了重大伤亡。5月14日,杨遇春因勾结国民党第56师伏击少先师未能得手,又怕阴谋败露,遂于当日凌晨三、四点钟,乘部队再次转移之机,邀高传遴走在前头,准备暗杀。杨遇春使用手枪将师政委高传遴和自己的警卫员打死,趁月色逃到将乐县城,投靠刘和鼎。高传遴牺性后,杨遇春被建黎泰军分区通缉。

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7月,杨遇春本是去第三战区任职,路过江西时,熊式辉挽留其在江西打游击,主要担负守卫庐山的任务,杨遇春慨然领命,任江西游击总部副总指挥兼庐山守军总指挥。杨遇春率地方保安团第三、第十一团坚守庐山,陷入日军包围,直至1939年4月撤出庐山,历时9个月,浴血奋战200余场,一定程度牵制和搅乱了日军西进的步伐。

晚年逝世

1989年,杨遇春病逝于台北。

人物成就

杨遇春曾与邓子超、胡家位等人率领3000余将士在1938年7月坚守庐山,历时9个月,浴血奋战200余场,一定程度牵制和搅乱了日军西进的步伐,创造了抗战时期孤军抗战的奇迹。庐山孤军奋勇抗击日军、重创日军的捷报在《中央日报》披露后,蒋介石致电庐山孤军:“孤军固守庐山,屡挫敌锋,极慰。”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1938年11月18日发表题为《援助庐山孤军》社论,指出:“我庐山孤军将士,固守山地,予敌以重大打击。我英勇孤军均抱牺牲决心,坚持抗战国策。我中央政府迭电嘉许,我各界同胞,敬佩之余,尤表感奋。”

人物作品

杨遇春在庐山保卫战开始前,曾赋诗道:“奋勇忠贞来保国,此公无我待何人。登临胜地驱胡虏,免教神仙堕劫尘。”这首诗原刻于庐山仙人洞洞穴石壁上,后被毁坏。

参考资料

庐山保卫战.人民网.2024-08-26

【党史百年·红色泰宁】红色乡村—大田村:泰宁红色苏区的艰苦坚守(三).澎湃新闻.2024-08-26

地理学院庐山实习队于山间田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24-08-26

《抗战宣言》在庐山发表,吹响了全民族抗战号角!.澎湃新闻.2024-09-03

杨遇春:固守匡庐260天.红都新闻网.2024-08-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