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果 :山榄科梭子果属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4

梭子果(学名:Eberhardtia tonkinensis)为山榄科梭子果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8-20(25)米,胸径约20-40厘米;树干直,树皮褐色,具白色乳汁;枝条圆柱形,浅红色,有不太明显的小纵条痕,嫩枝略被金红色平伏丝状绒毛,后渐无毛。托叶三角形,长1厘米,被毛,早落。叶近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5-30厘米,宽7-12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幼时被具光泽的绒毛,老时上面无毛,下面被金红色平伏丝状绒毛,具光泽,边缘外卷,中脉在上面基部平而先端稍凸起,下面十分凸起,侧脉16-25对,仅在下面凸起,第三次脉及网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2-4厘米,粗,略被白色短绒毛或无毛,上面具小沟。花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4毫米,被锈色绒毛;花萼(2)4(5)裂,覆瓦状排列,裂片长圆形,长6毫米,宽2毫米,外面被锈色绒毛,内面无毛;花冠白色,无毛,花冠管近圆筒形,长3-3.5毫米,裂片5,每一裂片分三部分,中间线形,肥厚,先端内弯,长2-2.5毫米,为花瓣,两侧为花瓣之附属物,膜质,宽大,花瓣状,长3.5-4毫米;能育雄蕊5,花丝肥厚,基部加宽,钻形,花药卵形,基部心形,外向,室背开裂;退化雄蕊5,肥厚,钻形,下部加宽,顶端有一未发育、薄、箭头形的花药。子房5室,无毛,花柱长1.5-2毫米。果球形至卵形,长4-4.5厘米,下垂,先端尖头渐狭,绿色变黄绿色转绿褐色至锈褐色,被锈色绒毛,5裂瓣室背开裂,柄长约1.2-1.5厘米,具肋,宿存萼三角形,长约6毫米;种子通常5,扁平,栗色,具光泽,长3.5-4厘米,宽2-2.3厘米,疤痕在腹面,长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越南老挝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60-1800米的疏、密和混交林中。

用途

种子油供食用或制皂;木材通直,结构紧密,材质坚韧,为极好的建筑等用材。

保护级别

梭子果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锈毛梭子果(梭子果中的一种较濒危的品种),现为云南省三级保护植物。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