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跃 :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

更新时间:2023-10-19 14:14

樊跃,1958年生于北京,自幼学画,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舞美专业。樊跃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国内首屈一指的舞美设计大师,共执导舞台剧十余部,设计舞台美术作品近百部,多次荣获中国舞台剧舞台美术设计大奖,是以创新为毕生追求的艺术家。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导演组成员;

2009年《印象海南岛》总导演之一;

2011年《印象普陀》总导演之一;

2012 秦始皇(2006 纽约大都会)(12张) 年《又见平遥》总导演之一

2012年《印象武隆》总导演之一。

人物经历

樊跃小时候酷爱画画,他考取北京艺术学校后毅然决定从事舞美设计行业。

樊跃成长于军旅,成熟于军旅。长达20余年的战友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工作经历,先后创作出近百台优秀作品,其独具匠心的创意与舞美构思,令他屡获全军、全国大奖。其作品风格大气,形式丰富多变,特别是他超前的创新意识与精准的艺术把握,让他成为当代国内舞美设计领域的佼佼者,34岁即被评为最年轻的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面对成功的巨大荣誉,樊跃并未停下脚步,又将他取之不竭的艺术创新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以第一部《印象刘三姐》为发端,被国际权威人士评为“最不可复制的演出”。时至今日,“印象系列”已经先后完成了《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丽江雪山篇》、《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又见平遥》等九部作品,接待观众数千万人次,成为世界演出历史上的奇迹。特别是其开创的山水实景演出模式,正在被其他同业者复制与效仿,形成新一轮的实景演出热潮。

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份蕴涵于东方情怀的珍贵感动,是当代中国奉献给整个世界的奇迹。作为奥运会核心创意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樊跃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以艺术家的敏锐与爱国者的胸怀,运用多年的艺术积淀,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与对奥运盛会的百年期盼进行了精妙大胆的诠释。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最终呈现付出了巨大精力。开幕市最终惊艳天下,而以张艺谋、樊跃等为核心的开幕式创意团队,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与艺术表现力,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同。

樊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儒雅而精致的,符合现代绅士的全部要求,而几代帝京子民的家族积淀,又让他的性格中带有一种北京人特有的大气与幽默。他的幽默感极强,熟悉他的人都喜欢听他讲的笑话,可谓信手拈来且有绕梁三日的意境;他更是个工作狂人,哪怕是一个人的时候,他不时深眯的双眼与不断比画的手势,也在显示着他已经站在那个心中永恒的舞台之上。

从早年军旅生涯斩获的众多荣誉,到后期“印象”系列受到的公众追捧;从大都会歌剧院《秦始皇》演出后经久不熄的赞誉掌声,到奥运会开幕式所赢得的世界感动,樊跃的天赋与勤奋正在得到不断的成功印证,而他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由他开发创意的实景电影,已经在“印象”系列最新力作《印象。大红袍》中被部分采用,并已获得国家技术专利。或许过不了多久,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实景电影即将面世。

当樊跃带着“印象”系列的新思路端坐在沙发时,考究的服饰,一丝不苟的发型,打破了很多人对艺术家长发飘逸、着装随意得甚至有些邋遢的符号化印象。

“错误是要改的,缺点不要改,浪费时间。人的一生,要抓紧时间找到自己最大的、与众不同的优点,然后放大一百倍,就干这么一件事。”樊跃这样阐述自己对成功的看法,不要被现在流行的成功学所牵累,不要向名人学,因为连名人自己都无法复制自己。对经典的态度应该是:我了解,我敬佩,但我不模仿。“我做所有人认为不可能,或者不合理的。只要做成了一点,就了不起。”就是这样不走寻常路,让樊跃每天一睁眼就为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激动,他期待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新创意。“人生最好的,就是你钟爱一个事情,然后不断地做,也许一不留神就伟大了一下。”

你一定会被我俘虏

樊跃的形象气质称得上是东方古典绅士的代表。他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形象永远一丝不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的衣服和日常用品都很别致,不一定贵,但一定是适合他的,提炼成两个字就是“讲究”。2006年,他在美国大都会做《秦始皇》美术,身着一袭藏蓝色中式棉袍出现在美国街头,竟引发见怪不怪的美国人的高回头率,甚至有人追过来询问他这件衣服是在哪里买的。这是一个把“把礼节和教养融化在血液中的绅士”,从内到外,从德行和仪表都有自我要求。

樊跃的笃定闲适,就像他对自己艺术作品的把握:“我知道在某个地方,你一定会被我俘虏,慢慢儿领着你,让你跟我走”。他曾说,他最好的艺术合作者是自己,“自己抽个烟,喝杯茶,就是自己跟自己玩儿起来了。就像我们拜佛一样,其实是自己跟自己玩,石头不会说话,是我自己完成的。艺术也是这样,没有别人能取代。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把生活艺术化。这个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儿。好玩的事儿都孤独,你以为你孤独,那是假象。你如果真正感受到孤独,而孤独又不能带给你美和享受的时候,那就不是孤独,而是苦。我并没感到苦。”

你以为他是孤僻的吗?他的机智和幽默却随手可见,甚至是“蔫儿坏”的。接受采访时,摄影师蹲在地上为樊跃拍照,让他眼睛看着镜头和读者交流,樊跃盯住镜头,悠悠然说了一句:“读者的位置怎么这么低啊……”他的语录都富含机锋和韵味,听过之后,够你回味一阵子的。比如他曾对自己的女儿说:“你做女儿是第一次,我做父亲也是第一次,彼此都可以犯错。”

樊跃的思维和创意好像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生活中各种司空见惯被人忽略的情景和细节,都能让他津津有味地琢磨起来。他说自己平时不运动,因为他内心的运动太丰富了,唯一喜欢看的是足球,“足球是人类发明的最经典的游戏。它比好莱坞最商业的电影都要商业,也比它们更具戏剧性——每个球都不可重复,每个球星的性格不同,甚至连观众也不会重复。偶然性、戏剧性、英雄主义、观演互动、不可重复性,等等这些因素充满了张力和冲突。这种戏剧性和结局只有上帝知道,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始料不及,每一次观看都像是经历一场魔术或者探险。同时,足球游戏也是社会的缩影,你会下意识衡量自己在赛场上会扮演哪个角色?前锋?后卫?守门员?这种让观众全身心投入的观赏方式是真实而动人的,就是最好的演出”。

从足球可以延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其实就是怎样看待“演出”这个概念,樊跃认为演出不仅仅是郑重其事地走进剧场,也可以是在地铁上看坐在你对面的人;逛商场、菜市场也是一种观看演出的形式。甚至去看病,“医院是人类最本能、最痛苦的地方,这不是耐人寻味的戏剧吗?”看到电视上的拆迁新闻,他会想做一场“新闻演出”,“房子拆到一半,在废墟上做一场演出会有什么样的冲击力?”在樊跃眼里,艺术和生活没有界限,演出形式是丰富多变的,“艺术本身是有意思的,往往我们自己把艺术搞得没意思。看待‘演出’的角度越丰富、灵活、百无禁忌,那么你的作品就越惊世骇俗、富有魅力。没有办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张艺谋曾经在印象系列火爆后这样评价樊跃:“他不稀罕我这棵大树。不靠我这棵大树,他也可以成功。”

樊跃

的作品从《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开始,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种类,它不仅是一场演出的革命,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樊跃认为这是自己跟大自然合作的共同成果,“自然不是演出的布景,而是我的第一剧本,我的演出只是做了将计就计,加上了我的创意。并不是我的东西或主意多棒,如果是好,那是自然本身的好。我能够想一些办法,让自然与人走得更近,能够让自然表演最正宗的东西。人站在大自然面前,就是憧憬了,你可能欠它的。我觉得更大的父母就是大自然。你有时间可以看看父母,但不一定有时间去真正感受自然。”

樊跃在《印象刘三姐》排练现场

他认为“印象”是一种诗意和梦想,跟记忆不同,记忆有一天会消失,但诗意和感触却可以永存。“印象”就像建筑师手下的建筑,建筑师会去世,但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却一直留那里。

实景演出模式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效仿和复制,但樊跃却是最有资本和能力来为实景演出定义的人:“演出最本质的地方,让所有观众在心灵上穿梭和行走。同其他艺术表演不同的是,我们让演员表演和自然展示没有界线,模糊这个界线。表演跟自然,同行同在。这就是实景演出的定义。”

电影生涯

在实景演出大获成功之后,这个离经叛道的人又用行动呐喊:“我要搞电影了!”

“实景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模式,其实已经在樊跃过去的作品《印象大红袍》中崭露头角、初见端倪。凡是看过《印象大红袍》的观众,无不为演出中那段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篇章所震撼和感动。而这一次,樊跃要做得更加极致和彻底,要把“实景电影”这种全新的模式作为他再一次出发的起点,他要做这个辉煌感官世界的国王和指挥官。

“传统电 影的3D是把真的变成假的,而实景电影是让“假”成为真,现在电影产业都在忙于3D制作,用技术手段让观众在室内感受到仿若户外的现场感。而我们实景演出的现场本身就是3D啊,那山都几千年了,石头没我的时候就有它。能闻到空气、看到星空,会刮风、下雨甚至下雪。这种崭新的看电影的方式,使大家走出传统影院,在我这个全世界最大影院里享受这样的视觉盛宴时,从始至终闻到的是大自然最纯净的空气,此地、此景、此情和观众共同进入故事、感受故事。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新鲜空气的生态电影院,我们所有的感受、科技、艺术、现代文明的成果都将还给大自然、回馈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给大自然有个交代。这种天然的3D电影为什么不去尝试呢?只要再给我点时间。”

媒体访谈

樊跃印象

时隔十几日再写这篇采访,如果不听录音而仅凭记忆的话,我只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里,樊跃滔滔不绝且津津有味地在讲两件事:孤独的艺术观和接下来他的大作、大手笔——实景电影。眼前这位相貌英俊的导演讲话滔滔不绝,就像戴上帽子有了思想以后的“幸运儿”,只是话题深刻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此外,对我来说,这也是个很新颖的话题——孤独的艺术观。他和我们聊起了“孤独”的起源,时间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文革时期,当时樊跃还是个孩子。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会受歧视。“你想啊,家一年可以被抄好几次,每次抄家犄角旮都不放过,找那些个‘封资修’的东西。”说到这里,樊跃还不忘幽默一下,“拜托,抄的那么频繁,那些个东西还没等我们弄回来呢好不好!那些人抄家都抄出考古学家的考古癖了,那个认真劲比考古学家都认真。可倒霉的是我们这些孩子。同班同学基本上都住在一个胡同里,谁家有个风吹草动,第二天恨不得全校都知道了。”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心理自卑造成了我童年时期的孤独。”

孤独,生活中的贬义词,但樊跃在艺术领域将它理解成褒义词。“孤独本身很美,因为艺术就是做以孤独为美的事,那种自娱自乐,或者必须以自娱自乐达到臭美、达到美的不行的程度,艺术就成了。臭美加自恋,这就是狭义上的艺术。”这个语气幽默的导演,看起来就像一个天真的大孩子,丝毫看不出童年时期的自卑在其内心深处表现于外的影子。自卑和自卑带来的孤独感,给了他一种独特的视野和姿态看待事物、看待生活,并且成为他孤独艺术观理论和艺术成就最初的那个“沙粒”,而几十年来樊跃负责往这个沙粒上分泌珍珠质——这些珍珠质就是他在孤独中的思想、艺术观,唯有如此,他这颗珍珠才逐渐形成。

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在我们的笔下往往只有几行文字那么简单,但是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或者同为艺术家才知道这几行文字背后的艰辛,才可以通过几行简短的文字望见背后那千多百个深夜里孤独的身影,或冥思苦想、或埋首书海,那真是如白驹过隙一向年华有限身。艺术,是艺术家用心力、用孤独、用才华向时间索要的对生命的解答,这其中有多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经历,他们自己都浑然不觉,只知道那颗追索艺术之心和探求艺术之身乐在其中——“孤独并且自恋地臭美着!”

他自言运动少之又少,他指了指头,“所有运动都差不多集中在了这里。安静下来思考,这种内心运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和感受,感受生活方式给你带来的所有一切。并且,当你过于专注,时间就会带给你特别的惊喜,不是天亮了,就是天黑了!”通常,我们骨子里的力量像石头,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却像鸡蛋。樊跃找到了另一条认识世界的途径,即在常人行走的路上去转换角度去感受相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身,“转换角度你就能望见不一样的风景,转化出来的感受,特别有乐趣。”

印象樊跃

一些人渴望走得更远,得到更多,这也促使他们由普通成为非凡。然而,成就非凡之后,慢慢忘掉本我的人,大有人在。面对成功的巨大荣誉,樊跃并未停下脚步。

正如树和草的区别在植物学家眼中的意义尤为重要一样,实景演出在樊跃的眼中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樊跃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品的商业属性,所以他将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处理得很早。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他选择用商业成就艺术。“因为我的作品必须要走市场,否则无价值,这里一群人演出连一个观众都没有,有意义吗?有价值吗?没有!无价值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一定有人看、好看、带给人快乐,就是我们的初衷,要能触动观众和自己。生存多少年完全看艺术价值。那么我们来看实景演出的艺术性:它是博物馆吗?是的,整个场景就是一个自然博物馆。是旅游吗?是的,人在自然中游赏感受。是实景演出吗?当然,只是观众也在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但是,旅游本身的暗示够吗?不够,要让游人在交通工具上就被暗示已经加入演出了,你将共同营造的一个故事。这个意义巨大、艺术性巨大。”最后,他补充一句,“别人天天嚷嚷着是选择商业还是艺术啊?我们不谈这些,我们用商业成就艺术。”

樊跃自言每天都很兴奋,因为在他看来,令人怦然心动的不只有爱情,还有创作。“不一定什么样的一个灵感将从我脑子里蹦出来呢!我能不兴奋吗?”他口中所言的新闻类事件的实景演出就是其一,心痛的人、欲哭无泪的人大有人在啊。拆到一半,演员就在轰鸣的机器作业中唱啊跳啊、哭啊笑啊都行,无可无不可!我们不谴责拆家这件事,不举旗抗议,我们只是用哭用笑表达思想和感情。这一定是一场很有分量的演出,无论是哭还是笑,对有思想的人足以达到震耳欲聋、振聋发聩的地步,因为这些声音的背后有直击人性的事件,你喊出来的一定是真实的。”

这种表达的方式,我们简直闻所未闻,一次分泌出一种态度,想要进到他的思维范围之内,并且在认同他这一说法的同时,会主观不自觉地替他找原因,因为他的话和话题本身极富说服力。卓越的天才不屑走别人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没有开拓过的地域。樊跃要开拓的是将电影的语言放到实景演出中去,从而开创实景电影的纪元。这是实景演出的升级,是樊跃三年磨一剑的成果。说话间,这部大制作、大手笔,已经在案头阶段了。“3D只是让你感觉可以触摸,实景电影让这种感觉成真,观众作为实景电影的一部分,不但可以感受真实的场景,还可以参与营造故事的发展。当观众走进里面,成为一个角色的时候,观众就进入了大自然的好莱坞,和导演、演员、摄像同步,实景电影的放映是在真实的山水里,可以听见真正的水声,呼吸着清澈的空气,感受到舞台与影像巧妙结合相互转换的艺术魅力,而电影院不就是一个小黑屋嘛。”

实景电影,为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环境,而樊跃为电影找到了一个新奇的表达方式。

畅想未来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采访将近尾声,樊跃抛给记者一个关乎哲学意义的问题。

看着我思考的情态,他手舞足蹈地完全沉浸在表达中。“我是这么认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每天都有希望的耕耘和收获。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生命就是白过了。”

成长是万物的天性,由是而非。种子发芽成为大树,开花结果,然后……吸取知识和做出思考,成就了人类思想上由非而是的伟大进步,樊跃这个思考者用孤独中的思考成就了自己。他的快乐源泉始终是他的思考和艺术。对他来说,能点上一支烟,坐在椅子上冥思片刻,是最幸福最过瘾的事。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悲喜交加的戏剧,那么对此时的樊跃来说,这部戏剧已经到了迎来生命历程中更高层次的阶段了。实景电影成功之日,将不亚于在中国电影界甚至世界电影界的一声“大海潮音,做狮子吼”。樊跃是中国舞台美术设计的一座高峰;在可预见的未来,他还将会是实景电影领域的一座高峰。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先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

用瓦萨里这段话作为樊跃专访的结尾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这段话是瓦萨里评价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未来,只有时间可以证明这段话是词多溢美还是稍显不足。其实,人不需要经历太多就会明白:生命其实就是错综交织着的渺小与伟大。说渺小,渺小在人的谦逊;说伟大,伟大在我们自己创造的生命里那些足以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

主要作品

2012 年《又见平遥》总导演之一

2012年《印象武隆》总导演之一;

2011年《印象普陀》总导演之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活力矩阵”高潮秀》总导演;

2010年《印象大红袍》总导演之一;

2009年《印象海南岛》总导演之一;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导演组成员;

2008年《印象丽江雪山篇》总导演之一;

2007年《印象西湖》总导演之一;

2006年大都会歌剧院《秦始皇》舞美总设计;

2004年《印象刘三姐》总导演之一;

2003年《2008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总导演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