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谬误 :歧义谬误

更新时间:2024-09-20 14:31

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

基本介绍

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解为 B 意思。

如果特定语境下某甲的说法可明确解读为特定意思,某乙却理解成另一个意思并据此做论证,则某乙犯了歧义谬误;若某甲的说法无法明确解读、多种解读都合理,则某乙并无犯歧义谬误。

此外,如果某人自己的推理过程中,某词或某句在某处是 A 意思,另一处却是 B 意思,且将两处的某词或某句统一用 A 意思解读或统一用 B 意思解读都无法逻辑连贯,则某人犯了歧义谬误。

其他称呼

歧义谬误,依不同的具体方式,有以下称呼。

李天命将歧义造成的不当推理称作概念滑转。其中若词语本来便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称作概念混淆;若将词语以违反一般用法或正确用法的方式使用,则是概念扭曲。

偷换概念是蓄意改变谈话中“关键词的概念”,也就是语词的涵义。偷换概念有时是为了在争论中求胜或占他人便宜,有时则是用于修辞,或制造双关、幽默的效果。

挪动门柱(moving the goalposts),粤语又叫作“搬龙门”,比喻改变达成目标的准则,藉以达成不当目的。

篡改定义是赋予关键词语非一般的定义,得出某些结论,以误导他人认为已证成了与该词语一般意义相关的主张。

打压对立(suppressed correlative),是借由修改对立概念的定义,使对立概念难以发生,藉以宣称某概念的普遍性。

语境去除(contextomy),是去除原论述的语境(如上下文、谈话时间、谈话地点、谈话情景、谈话对象、谈话前提等要素),扭曲原论述的意义,而建立不当的推论。

断章取义,是去除原论述的上下文,只截取某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话,扭曲原论述的意义,而建立不当的推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