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江蓠 :产于中国海南省的杉藻目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23:24

红江(学名:Gracilaria)是杉藻目江蓠科下的一个属,包含约100种海生植物,分布较广,除极地外均有。在中国,江蓠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北各海区,生长在潮间带及大干潮线附近或以下1~3米处的岩礁、石砾或贝壳上,在有淡水流入的平静内湾中生长更盛。江蓠属植物的英文名称为Gracilaria rubra,生长在大干潮线下10m左右的泥沙滩底质上的死螺壳上或鱼中。江蓠属植物的植物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少数种匍匐生长,圆柱状,扁压至扁平或叶状;互生,二叉式或不规则分枝。分枝基部略缢缩,不缢缩或强烈缢缩成一小细柄。固着器盘状。体肥厚多汁,肉质或软骨质至革质。

江蓠属植物因其作为一种琼脂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用作人类和各种贝类的食物而著称。各种江蓠属植物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均有栽培。

概述

红江蓠(Gracilaria rubra)为红藻门(Rhodophyta)杉藻目(Gigartinales)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下的一个种。模式标本产地:中国临高县新盈。

习性

生长在大干潮线下10m左右的泥沙滩底质上的死螺壳上或鱼塭中。四分孢子囊见于3~5,11月;囊果见于4、5、11月;精子囊见于5、11月。

产地:中国海南省。该种为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

藻体直立,圆柱状,纤细,一般16~40cm高,0.5~1mm宽,可达1.5mm,自基部小盘状固着器单生或者丛生在一起,互生或偏生分枝,分枝较长,可达20cm或以上,其基部,特别是小枝的基部缢缩甚剧,枝端逐渐动漫情报尖细。浅紫红色;膜质一软骨质;腊叶标本不完全附着于纸上。藻体内部结构:中央由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髓部,径250~350μm,壁厚3~7μm;外围红江蓠的细部结构图(10张)1~2层皮层细胞,最外面的表皮层细胞多为卵形或近方形,含有色素体,7~10μm × 6~10μm;内皮层细胞近圆形,1~2层,常多少含有一些球形的红藻淀粉粒,径一般17~33μm;髓部和皮层之间界限较明显;体表胶质层厚17 μm。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散生在藻体表面的皮层细胞中;表面观圆形或近圆形,径26~33μm;切面观卵形或卵圆形,26~30μm × 20~23μm,被不变态的皮层细胞包围。囊果明显地突出,散生在藻体各处,半球形,无喙,基部不缩,一般高450~700μm,宽700~863μm;切面观,中央有一大的融合胞,149μm × 85μm,上面生有薄壁细胞组成的产孢丝,其顶端形成果孢子囊。果孢子囊多为球形或卵形,径20~33μm,有明显的星状中心体。囊果被由8~11层细胞组成,厚82~170μm;表层细胞一层,呈角圆的方形至长方形;内部细胞近圆形,完全成熟时,细胞为横长方形,胞壁不明显,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排成纵列。在产孢丝与囊果被间有多而明显的吸收丝。囊孔位于顶端。精子囊散生在藻体的皮层细胞中;表面观圆形、卵形或长圆形,径26~66μm;切面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腔状“V"型,33~43μm × 23~36μm;精子囊小粒状,反光强,位于囊窠壁上。窠顶端有一开口。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