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14:48

汪建国,1948年生,湖北省黄梅县人。197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动物界专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鱼病学、寄生原生动物学和稻田养鱼等的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健康养殖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简介

汪建国在学术团体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副理事长,第四届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健康养鳖协作网主任委员,湖北省渔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理事长,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四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农业部第二届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水产养殖用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渔业致富指南》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成就及荣誉

著作

参加主编和编写的著作有《草鱼生物学与疾病》(科学出版社)、《原生动物学》(科学出版社)、《稻田养鱼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渔业增产新技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养殖鱼类疾病防治技术》(中国农民出版社)、《鳖的防病养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大生物学与养殖实用技术》(台湾水产出版社)、《鱼病处方精选》(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观赏鱼鱼病的诊断与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和《观赏鱼鱼病的防治与护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等10余部;在《Acta Protozoologica》、《Parasitology Research》、《Aquaculture》、《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Journal of Fish Diseases》、《Zoological Studies》、《Journal of Fish Biology》、《Aquaculture Research》、《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高技术通讯》、《中山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中国兽医学报》、《动物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主要贡献者的获奖成果4项:《稻田养草鱼种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广济县渔业综合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获1987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淡水渔业增产新技术》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淡水鱼类粘孢子虫的研究》获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方向主要为鱼病学、寄生原生动物学、健康养殖学。

先进个人

中科院2004年3月表彰了2002年度中科院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水生所汪建国研究员获得先进个人二等奖。

2001年12月,水生所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养殖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汪建国应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要求,受派到洪泽县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两年任期内,他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和信息优势,主动开展工作,当科技“参谋”,扮科技“红娘”,做科技“宣传员”,为推进洪泽县的水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计委于2001年12月向洪泽县下达了“洪泽湖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水产良种繁育中心”项目,经费1000万元。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汪建国邀请水生所的水产养殖专家陈英鸿研究员主持设计,又请来多位水产专家参加论证。建成后的繁育中心,每年能提供优质苗种4亿尾。洪泽区水产良种场以水生所为技术依托单位,申报建设“国家级洪泽湖水产良种场”,已于2003年底得到国家批准立项。根据洪泽县的需求,汪建国依靠水生所和中科院有关研究单位的雄厚科技实力,积极开展工作,邀请水生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多位专家到洪泽县考察,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汪建国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深入基层举办鱼病防治讲座,并指导县科技局举办“春季农业科技培训月”活动,大受群众欢迎。

汪建国的出色工作,被当地媒体誉为“洪泽湖畔的科技使者”。2003年11月下旬,中科院第六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在浙江金华召开,汪建国作为中科院科技副职优秀个人受到表彰。同年底,他的任期届满,淮安市委组织部向中科院打报告,恳请继续留任汪建国同志。

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汪建国决定再干一届科技副职。2003年3月初,经他牵线联系,洪泽区水产良种场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签订了“加快斑点叉尾鮰在洪泽县的推广养殖步伐”的技术合作协议。

参考资料

水生所汪建国研究员受到中科院表彰.中国科学院.2013-02-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