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17:01

沈保根(1952年9月1日—),男,平湖市人,中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的磁性和磁热效应;稀土永磁材料的结构和磁性。任《物理学报》等6本杂志的编委。

人物经历

沈保根于1976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86年至1988年作为洪堡访问学者,在国波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2001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2009年担任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主任。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科研成就

沈保根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解释了金属—金属基非晶态合金中磁性和电性的反常现象;研究了稀土—铁基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合成出多种新型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揭示了它们的矫顽力机理;研究了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变、磁性和磁热效应,发现了多种新型大磁热效应材料,阐明了一级相变体系中磁热效应的物理机制。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沈保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新型稀土磁热和磁应变材料及其应用”。

2013年至2016年,沈保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磁热效应的物理机理研究”。

据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显示,沈保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90余篇,被他人引用67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490余次。

个人荣誉

1996年,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第三届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等多项奖励。

2010年,沈保根的“新型LaFeSi基等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和磁热机理研究”获得省级一等奖

2011年,沈保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根据2021年1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沈保根培养的学生中,已毕业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2名和博士后10名。沈保根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一定要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做创新的研究工作,出创新的研究成果。

人物评价

沈保根离乡40多年,他乡音未改,他谦逊随和,他对科研的执著和痴迷,让人印象深刻。——《嘉兴日报

沈保根在“NaZn13型结构La-Fe基化合物、Ni-Mn基 Heusler合金等新型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及其结构、磁性、磁相变相互关系与磁热效应机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科技处

参考资料

高鸿钧、沈保根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4-08-05

中国稀土学会磁制冷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稀土学会.2024-08-01

高鸿钧、沈保根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4-08-01

沈保根 院士 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2024-08-01

沈保根.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08-01

沈保根:中关村里的磁性材料专家.浙江党建.2024-08-01

沈保根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4-08-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