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木蓼 :蓼目蓼科植物

更新时间:2023-09-25 17:06

沙木蓼(木蓼属 bracteata Losinsk.)是蓼科,木蓼属直立灌木,高可达1.5米。沙木蓼花稠而香,为良好的蜜源植物和固沙树种。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1-1.5米。主干粗壮,淡褐色,直立,无毛,具肋棱多分枝;枝延伸,褐色,斜升或成钝角叉开,平滑无毛,顶端具叶或花。托叶鞘圆筒状,长6-8毫米,膜质,上部斜形,顶端具2个尖锐牙齿;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当年生枝上者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顶端钝,具小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微波状,下卷,两面均无毛,侧脉明显;叶柄长1.5-3毫米,无毛。

总状花序,顶生,长2.5-6厘米;苞片披针形,长约4毫米,上部者钻形,膜质,具1条褐色中脉,每苞内具2-3花;花梗长约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花被片5, 绿白色或粉红色,内轮花被片卵圆形,不等大,长5-6毫米,直径7-8毫米,网脉明显,边缘波状,外轮花被片肾状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6毫米,果时平展,不反折,具明显的网脉。瘦果卵形,具黑三棱形,长约5毫米,黑褐色,光亮。花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耐旱,抗寒,尤抗风蚀、沙埋,凡沙质地、流动沙丘以及河床上均见生长。生流动沙丘低地及半固定沙丘,海拔1000-1500米。

分布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审旗鄂尔多斯市展旦召)、宁夏(灵武市中卫市)、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及陕西省神木市)。蒙古也有。

繁殖方式

播种

种子处理:沙木蓼种子呈三棱形,深揭色,千粒重5.6克。播前用清水浸种1-2天,捞出拌上少量干沙,即可播种。

播种地处理:每亩施基肥4000-5000千克,深翻20厘米以上,做成平床,耙平待播。

播种方法:一般采取条播的方式,条距30厘米,亩播量0.75千克,覆土1-1.5厘米,适当填压保,播后灌水,也可播前灌水,但覆土厚度要求2-4厘米,待种子发芽后再将上部覆土去掉一些,这样既保墒表面又不板结;一般场圃发芽率可达50%左右,亩产苗木75000株。

播期试验:找出适宜的播种期,对出苗、保茁均是必要的。沙木蓼适宜插期是4月末至5月上旬,这时0-40厘米表层内温度达18℃左右,能促进种子发芽,种子在圃地停留的时间短,利于抗旱,而且高生长在80厘米以上,比早播10天的高10厘米。

苗期管理:苗高5厘米后,要及时松土锄草,灌水时亩施追肥12.5千克。当年苗高可达70厘米以上,可出圃造林。

扦插

插穗:选取凡粗0.4-1.5厘米、1-2年生的通直枝条均可,最好是1年生枝条。经测定1年生枝条插后20天愈台生根率达90%,2年生枝条插后20天愈合生根率为60%。

插:将选好的枝条截成长20厘米的插穗,浸水1-2天,在备好的育苗地按15×30厘米构株行距垂直插入,插穗上端与地表持平,插后立即灌水。

时间:插穗的选取在前一年冬或当年早春均可,剪好的枝条应注意保持水分。当年采条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不宜过迟,否则树液开始流动,插后成活率不高。

插后管理:在插穗生根前,要保持床面湿润,发根后可适当延长灌水间隔期;插后70天侧根生出,苗高35厘米以上,这时要抓紧培土锄草,亩追化肥12.5千克。当年苗高可达80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左右,秋季或来年春季即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术

植苗造林:林地在造林前经拖拉机整耕1次,栽植密度2米×3米,栽深50厘米为宜(此深度土壤湿度较稳定,利于苗术成活与生长)。

插条造林:采1-2年生枝条,截成40厘米长;穴状栽植,穴行距2.5米×3米或3米×3米,每穴搪放4根,要垂直插入穴的4个角上,插穗顶端与地面平,一般3月下旬进行。当0-100厘米沙层内平均含水率达4%以上时,扦插造林的成活率可达75%以上,插后每穴浇2千克定根水,成活率能达85%以上。

主要价值

沙木蓼花初开时鲜红,形若荞麦花,花稠而香,为良好的蜜源植物和固沙树种。嫩枝是羊、骆驼的好饲料。

相关研究

沙木蓼和沙枣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s)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的光合生理等特性对不同地下水深度(1.4-3.4m)的响应,结果表明:1)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Gs)、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光量子效率、CO2羧化效率等的显著变化;2)两种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地下水深度为3.4m的水分胁迫;3)两种植物对地下水深度变化的适应方式略有不同,沙木蓼主要通过一定程度地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利用率来适应干旱,而沙枣则通过净光合速率的较大幅度降低以增加其水分利用率来适应干旱;4)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并未导致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适宜温度的明显变化,但却引起了在适宜温度下净光合速率的显著下降。

优良沙生灌木林营造项目通过验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共同完成的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毛乌素沙区优良沙生灌木林营造技术试验示范”项目,2008年2月24日在杨陵区农科城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委托组织的成果验收。

据了解,经过项目组科研人员四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对7种灌木树种的叶片解剖结构抗旱性分析、抗旱水分生理、干旱胁迫下抗氧化保护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灌木树种造林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

二是对柠条锦鸡儿、毛条、蒙古羊柴、花棒、沙木蓼等5种灌木固沙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5种灌木树种的生长发育与群落内土壤水分动态的关系。

三是应用综合排序方法从群落的稳定性程度、固沙作用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柠条、毛条、杨柴、花棒、沙木蓼等5种人工固沙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表明在春季极端干旱条件下杨柴群落是毛乌素沙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上较稳定的植物群落;柠条锦鸡儿群落是毛乌素沙区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及干滩地上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四是总结出了柠条锦鸡儿、毛条、蒙古羊柴、花棒、沙木蓼等5个灌木树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项目组应用该技术在定边县周台子乡营造试验林50亩、示范林550亩;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经翌年补植保存率在95%以上;现已郁闭成林,生长旺盛。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