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河北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14:21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0年1月,原名为河北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8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目前共有在编教职员工8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21人。30多年来,学院培养出一大批学有所成的毕业生,一些已经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其中有我国新型战略导弹通信系统总设计师、神州系列飞船和风云系列卫星微波模块研制者及三峡工程通信网总体设计者等。

主要成就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院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办学条件,瞄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特色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认证+融通+协同”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通信工程专业成为河北省唯一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6年申报项目《构建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电子类专业人才“认证+融通+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院设有多个教学科研机构,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2013年建成了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批河北省电气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获批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填补了河北大学空白;2015年“河北大学厚德创客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与保定天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并获批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2017年获批河北省机器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共承担51项纵向课题,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21项;共承担23项横向课题,累计合同经费达770余万;共发表科技文献近500余篇,其中78篇被三大检索(EI,ISTP,SCI)收录。

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近年来在各类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37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专利1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6项、省级6项,其中获国家级创新项目结项优秀奖一项;2016年,我院学生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银奖,实现河北省在此项大赛中历史性突破。注重班级建设,学院班级连续四年获河北省优秀班集体。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

学院概况

学院现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5个硕士学位点,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点。

学院成立以来完成科研课题数百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大型横向课题等重大科研成果数十项。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机器人技术、纳米电子材料、图象处理与机器视觉技术、载波通信、冶金自动化、电力调度自动化、传感器技术、检测分析仪器、高频及中频感应加热技术等。获国家专利多项,发表论文千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30余部。

学院注重本科教学,教授、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上课,教学质量优良。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每年举办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有专业教师对学生定向辅导;学院自1997年开始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先后荣获5项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2项河北省二等奖,获奖数量在河北省遥遥领先。

学院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正式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本中心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电子电工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电子与通信实验室、电气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微电子学实验室和电子实习与创新训练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在实验室下设置分室,分室主要包括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EDA、DSP、高频电路、通信原理、微波、电视原理、光纤通信、程控交换、近代无线电生物医学传感、医学图象处理、集成电路工艺、自控原理、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继电保护等。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实习和科研训练任务。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分布在本部第二教学楼和二校区C2楼内,实验室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066万元。除学校图书馆资源学院设有的216平方米图书资料室,收藏中外文图书26000余册,订阅中外文期刊近200种。

由于毕业生的优良素质及专业优势,多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就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2003--2006就业率在河北大学各学院名列前茅。

教育理念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研结合、突出特色”

教为主导

教师主导着教学目的、教授内容及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没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学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用的发挥,必须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授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教授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使其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教研结合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提高的手段和途径;教学研究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培养模式、管理方法、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查手段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特色:学院是工科专业,知识更新快,从学生培养的目标、方式、途径等许多方面都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也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来着手建设。

办学特色

人人做育人模范,处处是育人环境;

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