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螂目 :海螂目

更新时间:2024-09-21 04:45

海螂目(学名:Myoida)是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的一目,包括多种高档经济贝类和日常食用海产,如太平洋潜泥蛤、软壳蛤、船蛆等。海螂目的壳薄,两壳相等或不相等,前后由略不等边到极度不等边,全由文石构成,无珍珠壳层。

形态特征

海螂目小月面与楯纹面不发育或发育不佳;壳顶不突出;内韧带位於一个匙状的著带板上状(称之“内韧托”);闭壳肌为等柱型或异柱型;无齿型,或者在两壳各有一个类似主齿的瘤状突起(与异齿型齿的主齿不同源);现生行掘穴生活类别的水管很发达。

下属科属

1. 海螂科(Myidae),贝壳呈卵圆形或横的长卵圆形,两壳通常不能完全闭合,有开口,壳表被有黄褐色的壳皮,并有同心生长纹或有细的放射线。内韧带,铰合部无齿,左壳铰合部有1强大的着带板。前肌痕细长,后肌痕圆形,外套窦有或无。种类较少,大多生活在潮间带至数十米水深的沙、泥沙或软泥质的浅海。

2. 篮蛤科(Corbulidae)贝壳小而坚硬,两壳不等,通常右壳大于左壳,前缘圆,后缘有棱角或喙状突起及石灰质板,有粗细不等的同心生长纹。右壳2主齿间有韧带槽,左壳有韧带突;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窦浅。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区,多栖息于浅海或有淡水注入的河口区,喜群居。中国约有4属16种,全国各海区均有发现。

3. 海笋科(Pholadidae)贝壳结构独特而复杂,除主壳外,在背、腹面和后端还有各种形状的副壳。通常壳质薄脆,前、后端开口。壳面白色,有放射肋、小棘和生长纹等;铰合部无韧带和齿。外套缘除足孔和水管外,全部愈合,水管发达。分布广泛,世界各大洋都有其踪迹;常穴居于泥沙滩,钻孔于风化的岩石、石炭岩或木材中,幼虫时钻入穴内,终生不再移动。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约20种。

4. 船蛆科(Teredinidae)由于凿木穴居,船蛆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贝壳小,略呈球形,左、右两壳相等,前、后端开口。壳表显明地分为前、中、后三区。铰合部无齿,在铰合部两壳均有胼胝相接。贝壳腹面也有一个交接结节。壳顶内面向下有一个片状的壳内柱。身体极长,呈蠕虫形,仅前端小部分为贝壳包被,而后面大部分是由一个薄石灰质管包被。足小,柱状,前端呈截形。两水管极长,基部愈合,末端分离,其两侧各有一个石灰质的。铠的基部为一长柄,末端为铠片。铠片由一个或多个石灰质的杯状体构成,这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装置。船蛆从幼虫变态后即钻入木材,以后随着身体的增长逐渐深入木材,终生不再出。它钻入木材后靠两个水管与木材外面相通。活动时两个水管自木材表面的洞口伸出,所需要的食料和新鲜海水从鳃水管流入体内,体内的废水和排泄物从肛门水管排出体外。当它受到惊扰或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即将水管急速收回,同时伸出铠,完全堵塞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世界性分布,中国有10余种。船蛆是有名的海洋穿孔动物,不仅能穿凿海中的木质建筑、木船、竹筏、竹架等,也能穿凿海滨的红树科树干和根部。繁殖力强,生长迅速。1930年荷兰的堤岸遭到船蛆的严重破坏。1933年有人提出用木馏油防治船蛆的方法。我国沿海渔民常用废锅铁钉在船底防止船蛆侵入,或者以火烤船底来消灭船蛆。近年来我国提出“56防除法”,已推广应用,效果较好。

5. 缝栖蛤科(Hiatellidae),海神蛤属(Panopea)的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俗称象拔蚌、皇蛤、管蛤,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沿海,穴居于海底,其红管肥硕多肉,是著名高档经济贝类。

代表动物

砂海螂,俗称大蚍、蚍蛤。瓣鳃纲、海螂目、海螂 科。系暖温性底栖贝类。贝壳呈长卵圆形,壳 大而厚,两壳抱合时前后均有开口。壳顶突出, 位于背缘中央偏向前方,两壳顶紧接。无小月面和楯面。壳前端边缘圆,后缘稍尖,腹缘广 弧形。壳面稍膨胀,腹缘特别扁。壳面粗糙。生 长纹细密,凸凹不平。无放射肋。壳面被黄色 或黄褐色壳皮,脱落后易呈白色。

壳内面白色。 铰合部极窄,左壳顶内有1个向右壳顶下伸出 的匙状薄片,右壳顶下方有1个卵圆形凹陷,与 左壳匙状薄片共同形成1扁的韧带圆槽,内韧 带附在其中。水管极长,约为壳长的4倍,死 后外露。栖息于潮间带下区至水深数米的泥沙 底质水域海底。穴居生活,深度可达30—50 厘米。主要食物为硅藻类。雌雄异体,体外受 精。不到1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7—8月。分布于黄海渤海。常用齿耙型渔具捕捞或用铁 铲手工零星挖取。肉味极鲜美,特别是水管部 非常可口。经济贝类。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