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乙锭 :核酸染料

更新时间:2024-09-21 02:20

溴化乙锭(缩写EtBr,EB)是一种核酸染料,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用于核酸染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未与核酸结合的溴化乙锭可被激发出橙红色萤光,在与脱氧核糖核酸或双股核糖核酸结合时,萤光强度会增强20倍,使得核酸电泳后的胶片可以辨识核酸的相对位置。在核酸分子中,EB分子插入到两层核苷酸碱基对之间。溴化乙锭是一种强的诱变剂,可致癌或致畸。

毒性分析

急性毒性

口腔:LD50 1503mg/kg(rat)。

吸入:LC50/4H 11.8mg/m3/4H(rat)。

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可能引起发炎。

在眼睛上面:可能引起发炎。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作用。

净化

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盐酸,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氢氧化钠,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应用

溴化乙锭常用作分子生物实验学中的荧光标记(核酸染色),如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琼脂糖凝胶中脱氧核糖核酸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血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配位化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DNA条带。

由于在该染料存在的情况下,线状DNA的电泳迁移率约降低15%,因此,当需要知道DNA片段的准确大小(如DNA限制酶酶切图谱的鉴定)时,凝胶应该在无EB情况下电泳,电泳结束后用EB染色。染色完毕后,通常不需要脱色。但是在检测小量脱氧核糖核酸(小于10ng)片段时,通常要将染色后的凝胶进行脱色。

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DNA或核糖核酸)。但是染料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所以其荧光产率也相对较低。事实上,大多数对单链DNA或RNA染色的荧光时通过染料结合到分子内形成较短的链内螺旋产生的。

副作用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许多人认为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实际上到2013年6月6日前还不能证明溴化乙锭是基因致癌物。还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直接接触EB(溴化乙锭)能对任何动物有毒害性。人们认为EB有致癌性仅仅是因为试管培养细胞时,EB能够抑制细胞生长,但是多年前有研究者将EB直接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到家畜上,该实验并没有说明EB能够提高家畜的致癌率。所以说,EB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溴化乙锭并不能通过皮肤进入细胞内,溴化乙锭相对其他的致癌物质还是比较安全的。

注意事项

1、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2、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3、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其他特性

溴化乙锭专一性抑制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转录

安全存储

1、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2、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急救方法

吸 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 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参考资料

溴化乙啶.MOLBASE.2024-08-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