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蜥属 :石龙子科滑蜥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58

滑蜥属(学名:Scincella barbouri)的本科蜥蜴多在地面生活,一般体躯正常,四肢发达,善于在地面奔跑。滑蜥属多在枯枝落叶间穿行,体形细长,体表光滑,四肢较弱,下眼睑上有一透明“睑窗”,眼睑闭合时也可透过玻璃窗感知光线强弱。

基本资料

台湾滑蜥石龙子科滑蜥属的爬行纲,俗名睑窗蜥蜴,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常生活于草丛或灌丛边沿、常到开阔处或石头上晒太阳以及也曾在较高的木屋壁上找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拉达克品种

中 文 名:拉达克滑蜥

英 文 名:Ladak dwarf skink

拉丁学名: Scincella ladacensis

拉达克滑蜥为石龙子科滑蜥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自治区等地,一般栖息于高山坡地、河岸阶地、沟谷斜坡及生长茂密禾本科草类和稀疏灌丛邻近砾石颇多的地面、潮湿的地段或灌丛繁茂或石块亦多的潮湿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700至5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

四脚蛇介绍

中 文 名:山滑蜥

俗名别名:四脚蛇

英 文 名:Tsinling dwarf skink

学名:Scincella monticola

繁殖方式:卵胎生

食  性:主要捕食小形昆虫

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山滑蜥体细长而略扁,头体长略短于尾长。头宽略大于颈宽,吻短而末端圆钝,吻鳞宽大于高,从同可以看到;鼻鳞较大,完整,鼻孔位于其中央;无上鼻鳞;额鼻鳞单枚,宽大于长,其前缘正中与吻鳞相节,切缝较额鼻鳞与鼻鳞之切颖短;二前额鳞彼此在前内角与中线相切;额鳞窄长,最宽处在前半部;额顶鳞2枚,略大于中央的顶间鳞,彼此在顶间鳞之前与前内侧缘相切;顶鳞2枚,较额顶鳞或顶间鳞为大,彼此在顶间鳞后方相切成一短缝线;颈鳞2对或3对;眶上鳞4枚,前2枚与额鳞相切;上睫鳞7枚;颊鳞2枚,前枚较高,后枚较长;前鳞2枚,后颞鳞2枚,上前颞鳞最小,上后颞鳞最大;下眼有瞪中央有一椭圆形透明睑窗;耳孔略呈椭圆形,大于瞪窗而小于眼眶,周缘光滑而无瓣突;鼓膜下陷;上唇鳞左右各7枚,第一枚切鼻鳞下缘,第五枚恰在眼正中下方,第七枚归大;颊鳞较宽,其后有较大颏片1枚;下唇鳞左右各7枚。全身鳞片光滑。背鳞较侧鳞宽大,但不至侧鳞的二倍;环体中段有28-30鳞行;背中线自顶鳞后至股后缘水平一纵行有鳞79-84枚,腹鳞与背鳞大小相似,腹中线自颏片后至肛鳞前一纵行有鳞87-97枚;肛鳞2枚,较大,在体侧深色纵带之间的背中段鳞片为4行加左右外侧各半行。四肢较弱,贴体相向时,指趾相距约等于或略大于一臂长;瓣后肢指五。趾五;均具爪。指长顺序3、4、2、6、1,中长顺序4、3、5、2、1;第四趾趾下瓣13-17枚。尾圆柱形,末端渐细;尾下正中一行鳞征比较宽大。体背面灰棕色。身体两侧上半部始自鼻孔,通过眼,经耳孔上缘,四肢基部上方,向后延伸至尾端,各有一棕褐或黑褐色纵带;此纵带在体中段约占2+2(1/2)鳞行,上缘平直,下缘有连续缺凹略呈波状。在两侧纵带之间的背面,自颈部到尾前段有棕褐或黑褐色小点缀连成的四条链状纵线,两侧纵带下方为蓝灰或灰白色,多无斑点,仅指、趾下面略带红棕色。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上,白天多活动于灌丛或草丛间,亦隐匿于乱石下。

昆明品种

中 文 名:昆明滑蜥

英 文 名:Barbour

拉丁学名:Scincella barbouri 昆明滑蜥为石龙子科滑蜥属的爬行纲。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肾茶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昆明滑蜥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