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棠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研究中心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1 02:59

潘桂棠,男,浙江温岭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0年毕业于浙江省温岭中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地质系区域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曾赴德国图宾根大学(1991年10月)和麻省理工学院地球行星与大气科学系(2000年)访问研究。潘桂棠曾任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地构造、区域成矿。

人物简介

潘桂棠,1941年7月出生于温岭市,1965年分配到地质部西南地质研究所矿床研究室。1979至1987年在地质矿产部高原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高原隆升研究队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7年起在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副处长、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10月赴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研究,2000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行星与大气科学系访问研究。曾任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及学术兼职:现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编委。长期从事区域地质、大地构造、新构造、区域成矿学研究,是我国考察过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各大山系的少数地质学家之一。致力于青藏高原区域地质和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模式研究。以研究青藏高原区域地质为专长,具有丰富的高原形成演化过程研究的工作经验、知识积累和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

主要成就

潘桂棠在80年代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家和部重点项目,如“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主要矿产分布规律”“青藏高原(1/150万)地质图”“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三江构造岩浆带划分及矿产分布规律”等研究。90年代,他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计委“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部“九五”资源科技攻关项目“西南三江中段重要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与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规律和远景预测研究”,以及协助李廷栋院士负责部“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隆升及效应研究”。近4年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综合研究”,负责第三代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编图工作;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2003-2007)”,负责“成矿潜力评估与战略新区预测”课题。在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潘桂棠参与研究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至今已主笔或合作发表论著80余篇(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地矿科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代表性著作和论文60余篇。2019年7月13日,潘桂棠荣获四川省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殊荣。

潘桂棠同志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在高原地质实践中,原创性地提出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洋陆转换构造观,丰富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说。主持编制完成青藏高原及邻区1:150万地质-资源系列图,该系列图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质的重要指南,已被广泛应用。系统总结了西南“三江”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提出“多岛弧盆成矿论”,指导了三江地区找矿。运用大地构造相表达方式主持编制1:25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全面、客观、详细地揭示了青藏高原地质的总貌和各造山带的组成结构及演化,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R2)、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R2)、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R1,R4,R1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青藏高原及邻区区域地质、大构造形成演化,国土资源有较深入的理解,提出了特提斯洋陆转换多岛弧盆系演化模式等新的研究见解,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和多部以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为青藏高原地质事业的发展尽了力,形成了情系高原、认识高原、理解高原,有一定实力的研究群体。

获得荣誉

2015年获得我国地质科学最高成就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