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翅鸫 :雀形目鸫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6

灰翅(拉丁文学名:Turdus boulboul英文名称:Grey-金翅噪鹛 拟八哥)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6-29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形态特征

雄鸟通体黑色,头顶和微缀褐色。腰沾灰,翅上中覆羽尖端,大覆羽外以及内侧飞羽外翈淡灰色,在翅上形成大而显著的淡灰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极为醒目。眼周黄色。下体自颏至腹淡褐黑色,腹,肛周和尾下覆羽亦为褐黑色、稍淡,各羽具窄的浅银灰色羽缘,形成淡银灰色鳞状斑。

雌鸟通体橄榄褐色,耳覆羽较暗,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淡棕色或淡红褐色,形成淡棕色翅斑。

虹膜褐色,嘴橙黄色,脚深黄色或肉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欧亚乌鸫(Turdus merula)翅上无淡色翅斑,腹亦无银灰色鳞状斑,与该种亦不难区别。

栖息环境

灰翅鸫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繁殖期间尤其喜欢栖息在潮湿而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内。

生活习性

行为:非繁殖期亦常下到山脚、林缘灌丛和村寨与农田附近的小树林内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亦成松散的小群,有时亦和其他鸫类混群活动。性胆怯,善于隐蔽,常在林下灌丛间或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常边觅食边抬头倾听四周动静,有时也栖于树上,发现地上食物才突然飞去捕食,也能在空中捕食飞行昆虫。

食性:主要以甲虫毛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蚯蚓、蛞蝓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迁徙:夏候鸟,或许部分留居。

分布范围

种群数量稀少。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中南半岛北部及缅甸。一般生活于海拔1200-3000米的湿润而稠密的橡树和杜鹃等阔叶林以及冬季常出没于树林、灌丛和乡村的田园里。

指名亚种有记录于云南省南部、四川省南部及贵州省越冬,亚种sowerbyi于四川中部;intermedia于西北部(天山叶尔羌汗国罗布泊柴达木盆地);mandarinus为留鸟华中地区、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南等地,部分鸟在海南岛越冬。特有亚种yaoschanensis繁殖在广西瑶山。栖于海拔640~3000米的干燥灌丛或常绿山地森林,冬季下移。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林下小树上,巢多置于紧靠树干的水平侧枝枝权上,距地高2.5米。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植物、树叶、细树枝和草茎等材料构成,其间杂有一些泥土。巢内垫有细草茎和须根,有时还垫有毛发。巢外常伪装一些青苔地衣,使其难于发现巢。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3-4枚。卵淡绿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6.5-33.9毫米×20-23.5毫米。孵卵由雌鸟承担,早成雏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觅食喂雏。

亚种分化

关于灰翅鸫的亚种分化,任国荣(1933)曾根据采自中国广西瑶山的一系列标本命名为瑶山亚种(Turdus boulboul yaoschanensis)。郑作新(1976、1987、1994)同意任国荣的意见,将本种分为2亚种,即指名亚种(Turdus boulboul boulboul)和瑶山亚种(Turdus boulboul yaoschanensis),但这一意见未能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多数学者认为任国荣的瑶山亚种实际上和产于印度的模式标本并无明显差异,因而将它作为灰翅鸫同物异名而无亚种分化。有关该种的亚种分化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保护现状

灰翅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