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万寿塔 :1780年建于北京海淀市的塔

更新时间:2024-09-21 12:37

琉璃万寿塔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的后山坡,建筑面积达291.73平方米。该塔建于方形白台上,塔身为八角形,共有七层,底层设有宽敞的大廊,顶部覆盖黄色琉璃瓦。塔身雕刻有精美佛像,与北京香山昭庙后的琉璃塔同属同一时期建造,均为六世班禅朝见乾隆皇帝时所建。

形象特征

琉璃万寿塔因其被视为佛教象征,因此塔身常有雕刻,这些雕刻不仅用于宣传佛教思想,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塔身雕刻自北魏时期就有文字记录,早期风格较为粗犷,宋代及辽代之后,雕刻面积扩大,图案愈加精细。塔基部分集中了大部分雕刻,其高度与人眼水平线相当。雕刻题材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佛教人物以及建筑构件。琉璃万寿塔的雕刻同样位于塔基部分,雕刻细节细腻,人物面容慈祥,服饰华丽,体型丰腴。佛像安放于莲花座上,背景为红色光环,周边环绕八宝、莲花和云彩等装饰。塔中心采用石料构建八角形塔心柱,支撑上方的琉璃塔身。塔的四个方向分别开设拱门,门上绘有佛像,其他墙壁上各有雕像一尊,共计八尊。其中,正南侧为阿众佛,其余按顺时针顺序分别为大日如来、阿弥陀佛、白度母、阿弥陀佛、尊胜佛母、不空成就佛和宝生佛。佛教强调形象崇拜,佛像制作在佛教传播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塑造佛像传播教义,满足信徒的精神需求。

建筑特点

琉璃万寿塔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塔,塔顶配有天盖,两侧饰有卷草纹样,中部嵌有八宝,背景为山岳、波涛和云气,构成龛状造型。塔外围为塔廊,檐柱每面设置四柱三开间。正中明间的宽度较大,柱枋上方安装五踩单昂鎏金斗拱。石壁与檐柱之间使用穿插枋连接,悬挂重莲柱。莲柱之间安置华板,支撑单檐黄色琉璃坡顶。廊檐顶端为石质八角形平台,周围设有石栏杆,下方悬挂滴珠板。塔基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部为八角七层黄绿色琉璃饰面的楼阁式塔。每层塔身均有八个壶门,每个壶门内雕刻有一尊无量寿佛,寓意祝福乾隆皇帝长寿无疆,因此又称“万寿塔”。塔檐八个角落处悬挂有塔铃,主要功能是驱赶鸟类,保护塔身。

历史沿革

琉璃万寿塔所在的须弥福寿之庙是为了庆祝乾隆皇帝七十岁生日而兴建的,当时西藏政教领袖六世班禅远道而来祝贺,为此,乾隆皇帝仿照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在承德修建了供六世班禅居住的场所。琉璃万寿塔作为须弥福寿之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佛教信仰与崇拜的意义。佛教认为“塔即是佛、佛即是塔”,建塔旨在表达信仰与崇拜之情。清朝统治者利用宗教手段,推行“因俗利导”、“因俗习为治”的政策,以期增强蒙古族和藏族民众对中央政府的忠诚。

保存状况

尽管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侵蚀,琉璃万寿塔的整体结构仍然保持完好。塔身和佛像虽有部分剥落和风化现象,但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建造者的智慧仍得以展现。

相关建筑

北京香山公园内的琉璃万寿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宗镜大昭之庙的最后一组建筑,塔高约30米。这是一座七层密檐式实心塔,塔基为八角形须弥座,塔身表面分布有八十座琉璃佛龛,塔檐末端点缀有铜铃。微风吹拂时,铜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塔下由八面伞形的瓦顶建筑承载,内部设有石雕拱门,石壁上刻有八尊佛像及佛八宝等图案。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期间,琉璃万寿塔遭受严重破坏,木质建筑和石佛像均被损毁。1965年,经过修复工作,塔的原貌得以恢复,成为香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

乾隆所建北京最大的琉璃塔,香山静宜园昭庙万寿琉璃塔最新影像 .北京旅游网.2024-08-13

【解读】独特的古代建筑—中国古塔.个人图书馆.2024-08-13

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历史与内涵 .网易.2024-08-1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