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可 :甘忠可

更新时间:2023-11-08 13:45

甘忠可(?-约前22),西汉时期黄老道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齐地,活动于汉成帝年间。他在汉成帝时期创作了《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共十二卷,提出汉朝气运已尽,应该接受新的天命。他的观点被认为是欺骗君主迷惑民众,最终因此入狱并在狱中去世。

主要作品

甘忠可在汉成帝执政期间,撰写了中国道家历史上第一部宗教经典——《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这部作品分为十二卷,其中包含了大量儒家谶纬学说的内容,体现了儒道融合的趋势。书籍名称来源于《春秋·元命苞》中的描述:“元气之苞含,所以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出,圣人一其德者循其彻,长生久视”。成书的方式采用了仙人“下凡”亲自传授的方法,正如《汉书·李寻传》中所述:“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宗教贡献

尽管《包元太平经》已经失传,但从历史和其他道教著作中可以看出,甘忠可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起来,推动了道家走向宗教化的道路。他构建了一个黄老道的传授体系,包括天帝、真人和众生。他还赋予了神仙新的角色,使其不再只是在天地间游玩,而是能够对人类社会产生实际影响。此外,他提出的仙人下凡传授道书的模式对后世道教著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传承

甘忠可的学术传承包括夏贺良、丁广世和郭昌等人。夏贺良来自重平,成为甘忠可的学生后,曾在汉哀帝时期担任侍诏。丁广世是容丘人,也是甘忠可的门徒。郭昌则是东郡人,同样成为了甘忠可的弟子。

太平经

经典简介

汉成帝时期,皇帝热衷于祭祀鬼神和方术,希望借助天威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并获得继承人。齐国人甘忠可将黄老道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创作了《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共十二卷。《汉书·李寻传》记载:“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作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所谓的天帝使者就是真人赤精子,而赤精子下教之道正是甘忠可所提倡的能使国家实现太平的道路。按照“赤精子”的解释,《汉书》第11卷哀帝纪颜师古注引用应劭的话说:“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而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则认为他是颛顼时代老子的化身。虽然《包元太平经》已经失传,但我们可以通过《汉书·李寻传》等史料了解其主要内容。

平安大道

甘忠可倡导的平安大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造赤精子的预言,宣传汉朝属于火德;二是尊重天地,重视阴阳,尊敬四季,严格遵守月令;三是观察天文,研究地理,观测日月的变化,预测星辰的位置,考察山脉河流的运动,参与人们的习俗,以此制定法律制度,考察祸福。如果行为错误,就会出现灾难,预兆会在之前显现出来;四是规定漏刻的时间为一百二十个单位,通知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都是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基本原则一致的。《包元太平经》以包元为经名,其来源出自《春秋·元命苞》:“元气之苞含,所以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出,圣人一其德者循其彻,长生久视。”因此,甘忠可创立的原始平安大道的特点是黄老学说与儒家谶纬学说相结合,其内容不仅追求长生不死,而且讨论政治事务,幻想天下太平,巩固汉朝的统治。甘忠可用这种方法教导重平的夏贺良、容丘的丁广世和东郡的郭昌等人。由于中垒校尉刘向指控甘忠可利用鬼神欺骗君主迷惑民众,所以他因为涉及朝廷政治而遭到处决。《包元太平经》也因此被禁止传播。然而,甘忠可的弟子夏贺良等人仍然秘密传授。汉哀帝即位后,夏贺良等人一度受到宠爱。据《汉书·李寻传》记载,汉哀帝下令:“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布告天下,使明知之。”后来,汉哀帝发现夏贺良等人的言论没有得到验证,他们违反了正确的道路,扰乱了朝廷,颠覆了国家,欺骗了君主,犯下了不正当的行为,于是夏贺良被处决,李寻和解光被流放到敦煌郡。在成帝和哀帝时期,甘忠可的追随者在朝廷中有许多显赫的人物,他们的影响力不小,他们在民间的信徒肯定也很多。因此,夏贺良和李寻被处决和流放并不意味着这一信仰就消失了。实际上,《包元太平经》仍在民间秘密流传。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篇》中就有《包元经》,这可能是《包元太平经》的传本或残存本。汉代信徒不断补充和完善,到了汉顺帝时期,就已经集成了包含一百七十卷的《太平经青领书》。现存的《太平经》中有关阴阳、灾异、道德和天谶的部分,可能是《包元太平经》遗留下来的内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