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布局

更新时间:2024-09-20 22:30

生产力布局简称“生产布局”。亦称“生产配置”、“生产分布”。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形式,即其在一定地域存在和发展的生产力诸要素空间组合形式。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地理分布、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存在和发展而存在和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个复杂的物质过程。其时空条件是不可分割的。生产布局的涵义有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的生产布局,习惯上一般称为“生产分布”,是以往生产布局的结果和以后生产再分布的基础和出发点。动态的生产布局,指生产力的再布局,属计划、规划的范畴; 它反作用于既成的生产分布,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布局又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

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主要内容是全面分析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现状及其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全国及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状况与潜力,研究并确定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战略发展方向,论证其宏观效益,规定解决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全局性问题的基本政策、途径和方法,形成全国生产力综合布局的总蓝图。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主要内容是具体分析各部门、各地区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并确定开发的目标、主攻方向、重大项目地区分布的部署,围绕重大项目或主导产业安排相关项目或相关产业的布局,分析各部门、各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部门联系、地区联系的基本趋势,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经济网络形成发展的前景。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主要内容是研究并确定企业的区位,摸清四周相邻企业的情况,建设区内的土地资源、气候、地形、地质条件,水源、能源的距离及其保证程度,企业对外联系的运输条件,企业取得各种生产条件和销售各种产品的市场状况,预测企业生产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布局因素

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②人口因素。主要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③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总水平、企业的技术装备及新技术掌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④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开拓的历史特点,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形成的经济结构。⑤社会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国家(特别是区域)的经济政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