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高速公路 :生态高速公路

更新时间:2024-09-21 11:51

生态高速公路,最新设计理念,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有望形成带状公路生态系统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

简介

生态高速公路理念的提出,突破了高速公路的固

有设计理念,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延伸了高速公路的内涵。

2005年12月10日,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之一的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正式通车。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按我国目前高标准设计建造,路面结构为能有效减弱行车震动,减低噪音,减轻汽车轮胎磨损的沥青砼结构。路段种植红花绿树,突出亚热带风光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特点,村落旁设置了隔音墙,被誉为是广东省首条"生态环保高速公路"。

在国内,高速公路的建设如何实现生态环保化,已经从一个重要的课题成为未来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把高速公路命名为FreeWay,美国的州际和国防公路网,德国命名为德国高速公路法国命名为autoroute,英国命名为motorway。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

(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

(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

(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

(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生态压力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开挖山体等,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一般为:植被破坏、局部地貌破坏、土壤侵蚀、自然资源影响(土地、草场、森林、野生动物等)、景观影响及生态敏感区影响等(著名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地等)。

在公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尤其重视湿地的保护,并采用多种机制奖励对公路绿化做出贡献的团体。

在西欧,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动物的保护问题,为动物修建了动物通道,并把弃土场建成动物栖息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强调短期效果,忽视长期效果,这种倾向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也不符合我国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思路。这种倾向还会直接导致“一年绿,两年黄,三年枯,四年死”的现象发生。

再就是过分强调绿化效果,这一点在西部地区表现的比较明显,在一些西部省区,尽管干旱少雨,甚至是沙漠,但是一涉及高速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绿化就成为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单方面强调植被覆盖率,甚至要种树,往往投入很大,这样不仅在效果上不理想,也不符合科学规律。在我国,各地气候、土壤、植被、地形等差异太大,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就不能过分强调绿化效果。

交通部《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截止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4,288公里。这个数据位居世界第二。交通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国家骨架公路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7万公里。

而《中国生态问题报告》指出,交通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等引起的生态破坏已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呈加重和发展趋势。

中国高速公路在跨越式发展中,生态系统的压力,将是一个坎。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我国的建设者们从生态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从高速公路到生态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数百、数千公里的带状庞大构造物,它通过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环境,与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包括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植被、边坡植被、护坡道植被和隔离栅植被,以及栖息在这里的许多小型哺乳和爬行纲、灌丛和枝头的鸟类、农田迁来的害虫和天敌,排水沟栖息的两栖纲等。

这一系统的成分、结构和演替等比周围自然生态群落要单纯,比农田等人工生态环境又要复杂。各环境因素相互沟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成分或过程的破坏和变化,都将影响系统的稳定和存在。

也就是说,建设“生态高速公路”不仅要体现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不可分割性,而且能够全面考虑区域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尽可能不破坏区域内的土地、环境和栖息者的自然属性。要把建设工程与环境生态工程按系统最优化结合起来,在完成高速公路工程新建或改造的同时,进行改良环境结构、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的生态工程建设,使公路交通设施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景观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形成美化国土、保护自然、改良环境和抵御灾害的带状公路生态系统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

于2004年建成通车的宁杭高速(江苏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高速公路”理念。宁杭是中国首条依据可持续发展观修建的高速公路,它引进了英国伟信公司“珠链”设计理念,通过“借景、引景、造景、遮景”等一系列手段使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为广大使用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畅通快捷、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的施工单位,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在不改变公路沿线原始植被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选种了近百种当地特有植物实施沿途绿化工程。在实现“不见一片黄土、不见一块裸岩”的同时,绿化与周围原始植被做到了和谐统一,极少看到人工雕凿的痕迹。

在开挖土方的路段,建设者们从优化环境考虑,把填筑路堤尽可能做成放缓坡度,通过绿化、美化使大道两侧更加贴近自然生态环境,使沿线裸露地段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6.1%。

宁杭高速提出的“生态高速公路”理念可以理解为:以尊重生态为原则、运用生态方法设计的高速公路,主要特点是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将高速公路融入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景观,又使高速公路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道景观。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