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昌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1 13:21

田永昌,男,曾任海宁县县长,中共海宁县(市)委书记,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人物经历

1949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时候,19岁的田永昌紧随解放军队伍南下。5月,百万雄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续解放长江以南多个城市,正是在那时候,田永昌来到嘉兴市并到达海宁市。后来先后担任了海宁县县长、县委副书记;中共海宁县(市)委书记;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一直留在海宁的他,见证了海宁工业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征收粮食支援上海

当年,刚刚来到海宁的田永昌在粮食部门工作。“那时候,上海市的资本家大量囤积粮食,导致上海米价十分昂贵,我们的任务就是征收粮食支援上海。”回忆起那段岁月,80岁的老人依然激情昂扬。

田永昌回忆,1949年海宁解放后,局势渐渐稳定。“我们晚上去动员农户,白天就在仓库里忙着晒粮。”长期在海宁市工作,让这位老县委书记浓重的山东省口音里夹杂着海宁土话的气息。

田永昌记得,直到1950年底,海宁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支援上海的,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列满载大米的列车开往上海,直到上海的粮食危机得到缓解为止。参与“电力灌溉”工程

1953年,田永昌调至海宁财政经济委员会统计科工作,作为一个综合部门,这一委员会经常参与一些重大工程,“电力灌溉”就是其中之一。

“土改之后,老百姓的生产模式依然没变,生产力仍然落后。”田永昌说,1956年,海宁市率先搞起了“电力灌溉”工程。为了保障工程进度,田永昌常常要跑北京市上海市,“和现在很不一样,当年的木材、钢材、水泥和设备等物资,都必须向上级申请争取。”

接下来的两年里,农村逐渐户户拉通电线,“电力灌溉”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户家里有了电,生产加工也有了电,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田永昌说。

推动教育、私营经济发展

1985年,田永昌任海宁县县长。“当时去谈桥、盐官一些学校看过,学校的办学条件很困难。”田永昌描述说,因为没有炭,学校没办法烧水,喝水成了问题。教学楼年久失修,老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宿舍。

县委、县政府决定马上解决这一问题。此后,全县学校每年都得到县政府特定的财政和物资支持,喝水问题解决了,危房问题逐步解决,老教师的住宿也逐步改善,海宁市的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这代人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但我们至少要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当年,田永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个人语录

在田永昌看来,“工业经济发展要四个轮子一起转,其中一个轮子就是私营经济。”田永昌回忆说,海宁是较早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县市之一。通过一批集体经济企业的转制,优秀的技术工人纷纷回到各自乡镇创办私营企业,乡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988年海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4亿,第二年仅工业产值就达到了18亿,这与私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田永昌说。

从1949年至今,老家在潍坊市的田永昌一直待在海宁,即便后来调到嘉兴市任职,他的家也在海宁。“我的家在这里,心也在这里。”他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