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镇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5

留侯镇,隶属于留坝县。地处留坝县西北部,北接玉皇庙镇,南邻勉县张家河镇,西与凤县留凤关镇接壤,东连紫柏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5.2千米 ,总面积281.9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留侯镇人口数为2103人。

历史沿革

张良庙(张良庙)坐落于境内庙台子街,故称留侯镇。

夏商属汉中市

周属雍州。

春秋秦汉至明代在故道县、梁州、梁泉县凤州镇之间划变。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属留坝厅辖。

民国二年(1913年),属留坝县辖。

1949年12月,设留侯区属留坝县。

1958年12月,属凤县

1961年9月,属留坝县改为东风公社。

1973年,复称庙台子公社。

1984年4月,改为乡,辖3个行政村。

1996年12月,撤区并乡建镇,将闸口石乡、庙台子乡撤销合并设立留侯镇,共辖8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留侯镇地处秦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主要以山地为主,群山环抱,有“山陡岭多沟谷碎,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最高点位于紫柏山主峰,海拔2610.2米;最低点位于五里铺村,海拔800米。

气候特征

留侯镇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秦岭阻挡及紫柏山等特殊山地的影响,呈现出多种气候小区。多年平均气温11.5℃,1月平均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5℃:7月平均气温19.2℃,极端最高气温33.7℃。平均气温年较差25.9℃,无霜期年平均205天,最长220天,最短190天。年均日照数1590小时,0℃以上持续期283天,生长期年平均209天。年平均降水量857毫米,极端年最大降雨1505毫米(1981年),极端年最小降雨569.8毫米(1997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7月最多。

水系水文

留侯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北栈河、正河、罗家河等,其中北栈河发源于光华山,经张良庙流经留坝县城,向南流入褒河,境内流长36.3千米,流域面积156.3平方千米;正河发源于紫柏山西北部,境内流长33.1千米,流域面积200.2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留侯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银、锑、铁等。其中铁矿储量104.1万吨;四氧化三铁赤铁矿储量9.2万吨。境内稀有树种主要有庙台槭、紫柏、红豆杉等;野生中药材有党参、猪苓、天麻、玄参等百余种;珍稀野生动物有大鲵属林麝羚牛等。

自然灾害

留侯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霜冻、大风、泥石流、滑坡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辖枣木栏、桃园铺、庙台子、闸口石、营盘、月九、瓦泉寺、火烧关8个行政村;下设3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留侯镇下辖6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枣木栏村。

人口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辖区总人口2827人。总人口中男性1479人,占52.3%;女性1348人,占47.7%;14岁以下247人,占8.7%;15—64岁2009人,占71.1%;65岁以上571人,占20.2%。2011年,留侯镇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3人。

截至2018年末,留侯镇户籍人口2846人 。

经济

综述

2011年,留侯镇财政总收入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2011年,留侯镇实现税收120万元。

2011年,留侯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11元。

2018年,留侯镇有工业企业1个。

2018年,留侯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留侯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869万元,比上年增长7.5%,农业增加值0.13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业耕地面积3990亩。

留侯镇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留侯镇粮食生产451.1吨,其中玉米313吨,马铃薯138.1吨。

留侯镇主要经济作物有中药材、食用菌等。2011年,留侯镇西洋参播种面积850亩,鲜参产量30吨;香菇24万筒,产量63吨。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累计造林1.48万亩,林木覆盖率91%。2011年,留侯镇水果种植面积0.13万亩,产量31吨,主要品种有桃、猕猴桃。

留侯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留侯镇生猪饲养量6890头,年末存栏2790头;羊饲养量748只,年末存栏372只;牛饲养量1069头,年末存栏899头;家禽饲养量1.6万羽,上市家禽1.2万羽。2011年,留侯镇生产肉类291吨;畜牧业总产值96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8%。

第二产业

留侯镇初步形成了以银锑矿、铁矿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留侯镇工业总产值达到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有商业网点89个,从业人员193人。2011年,留侯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有庙台子信用社、闸口石信用社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35.6万元,比上年增长18%;人均储蓄9240元:各项贷款余额1792.2万元,比上年增长28%。

交通

留侯镇境内316国道贯穿全境,境内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等级硬化,闸紫路(闸口石至紫柏山)、庙二路(庙台子至勉县二沟)、土玉路(土地岭至玉皇庙)通行,新修桥梁13座。2011年,留侯镇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70千米。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镇区道路总长度5千米;镇区桥梁1座,总长度25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农家书屋8个,藏书1.2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业余文学创作人员15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有小学2所,在校生130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留侯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1.2万元,比上年降低29%。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中心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6个;病床6张。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截至2011年末,留侯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56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04人,参合率96%。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

环境保护

2011年,留侯镇新建村级排污系统1处,通户检查井18个,集中化粪池1座,埋设排污管道350余米,实现农户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在闸口石、营盘新建沼气30口。

主要景区

张良庙,位于汉中市留坝县西北17千米处紫柏山麓的庙台子,又名留侯祠。据说,张良庙原由张良的十世玄孙汉中王张鲁为纪念先祖而建,历代都有重修和扩建,而以隋、唐、宋各代规模最盛。现存张良庙占地面积14200平方米,为明、清建筑。六大院,厅廊室舍共156间,楼、亭、殿、阁错落有致,碑刻39通,摩崖题字51块,匾额50多面,楹联40余副。庙前青砖砌成的山门前有大照壁一面,上画山水图案。庙门左侧竖一石碑,上有“紫柏山汉张留侯辟谷处”字迹,门楣有砖刻“张良庙”五个大字。大门左右悬着对联。

2006年5月25日,张良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良庙—紫柏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 。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是东汉末年汉中王张鲁为纪念一代谋臣,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而建,位于秦岭南坡紫柏山麓,青山环抱,溪涧萦绕,曾是早期道教活动的胜地之一,陕南道教活动的中心。经历代整修扩建,占在1.4万多平方米的张良庙如今有大小九个院落,殿、堂、楼、阁、亭、廊、桥、等多类古建筑,150余间房舍。主要景观有牌楼、进履桥、大山门、三清殿院、二山门、大殿院、北花园、拜石亭、迴云亭、南花园、第三洞天、草亭、云梯和授书楼等。其中屹立于大殿后山岭之巅的授书楼是庙内的最高建筑,掩映在紫柏青松间,急隐忽现于云海雾涛之中,犹如仙阁。庙内布局匠心独运,建筑雕梁画栋,古韵依旧,香缠雾绕中似有仙踪可觅。现存摩崖题刻51处,碑题39通,楹联40余幅。

早在1965年,张良庙就被陕西省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张良庙紫柏山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紫柏山又被列为陕西省三大名山之一,成为开发汉中市旅游资源的龙头。

张良庙—紫柏山景区是由张良庙、紫柏山组成,集山岳、峡谷、洞坦、泉溪、云海、森林、高山草甸、珍奇动物、稀有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古代建筑、园林、摩崖石刻、古战场遗址、古文化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形成陕南最大最独具魅力的旅游度假地,1993年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关事件

汶川大地震给留侯镇造成严重的灾情,据统计全镇272户995人受灾,倒塌房屋39间,形成危房293间,受损645间。面对灾后重建的复杂情况,镇纪委积极履行职责,采取多项措施保证救灾物资的安全、正常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是在每周周一例会上组织学习各种关于抗震救灾期间工作纪律的文件,让全镇的领导和干部明确非常时期工作要求和行为规范。组织召开了一次包括了全镇干部、村组干部在内的警示教育会议,更加强化了抗震救灾期间的工作纪律。

二是全程监督救灾物资发放的各个环节。在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发放过程中,镇纪委要求各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在察看灾情、上报灾情、物资发放等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带私情的原则;要求包片领导必须入村到户查灾、救灾。同时把各村《救灾物资发放册》及相关会议记录复印留底,及时组织力量到各村检查、核实。

三是对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认真核实,使全镇抗震救灾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力求做到群众满意。

截至2008年7月,全镇共发放各项资金86100元,粮食25890斤,棉被12床,救灾帐篷6顶,23户重建户第一批已启动的6户完成房屋主体工程,其余17户重建户都已纳入第二批重建工作,期间无任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 统计信息 -.留坝县人民政府.2021-06-1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2-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