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海鲈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特产

更新时间:2024-09-20 14:11

白蕉海鲈是出产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动物,白蕉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的磨刀门至崖门之间(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总面积达674.8平方千米,江海交汇处的咸淡水环境和冲积平原的肥沃水土条件,最适宜养殖海鲈。另外,白蕉镇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终年热量丰富,广温性的白蕉海鲈不但可以在本地区自然越冬,而且本地水温长期处在其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因此白蕉海鲈较其他产区生产期更长。

白蕉海鲈体长侧扁,背厚肚肥、口大腹白,鱼身颜色偏深、银光闪亮,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䱻,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鳞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白蕉海鲈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喜欢栖息在河口咸淡水交融处,亦能生活于淡水中,主要在水的中、下层游弋,有时也潜入底层觅食,鱼苗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虾类为主食,成鱼则以鱼类为主食。白蕉海鲈性成熟的亲鱼一般是3冬龄体长达600毫米左右的个体,生殖季节在秋末,产卵于半咸淡水区。

白蕉海鲈肉质肥厚坚实、无肌间刺,嫩白爽滑、味清香,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糖类无机盐烟酸、尼克酸、钙、磷、钾、锌、铜、铁、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补肝肾、化痰止咳的功效。此外,白蕉海鲈还具有观赏价值。截至2024年,白蕉海鲈的养殖面积已达3.98万亩,全年产量达15.9万吨,2023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6亿元,已形成“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珠海市的农业支柱产业。

2009年,白蕉海鲈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17年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广东省海鲈协会成立,白蕉海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斗门区的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名列其中。

产品特点

理化指标

(1)活鱼:

(2)冰鲜鱼:挥发性盐基氮(毫克/100克)≤30,组胺(毫克/100克)≤30,蛋白质、脂肪、氨基酸总和同活鱼。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产地环境

斗门区区位于珠江的出海口,珠江出海口八大门中的五门(崖门、磨刀门、鸡啼门、坭湾门、虎跳门)经过斗门。区内河涌纵横交错。

斗门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终年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夏长冬短、夏少酷热,冬少严寒,湿度大,云量多,降雨丰沛,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台风、暴雨比较频繁,低温冷寒时有发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历史渊源

20世纪80年代末,斗门有养殖户捕捞野生鱼苗进行人工养殖。

1996年开始,斗门养殖户们从山东省等地引进黄海地区的七星鲈鱼。

2006年,“白蕉海鲈”第一次在《广东年鉴2006》上出现。

生产情况

2000年,斗门区养殖面积达到9741亩,亩产量达到2436斤。

截至2009年,斗门区白蕉海鲈的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量5万多吨,年产值达7亿多元。

产品荣誉

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白蕉海鲈”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白蕉海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现辖行政区域内,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的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种源

日本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

•养殖环境

限于保护区内可与西江水域相通循环交换的自然水域,并符合克B/T18407.4的要求,水温7℃至33℃,水溶氧量≥5毫克/L,透明度≥20厘米。

•养殖技术

鱼苗来源:鱼苗应来源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或专业性鱼类繁育场。

放养规格和密度:全长为2.5厘米至3.0厘米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5×10尾/公顷至30×10尾/公顷。

饲养要求:每天在早上和下午各投料一次,饵料分天然动物性饲料或配合饲料,并定期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日投饲量应根据水温、水质和海鲈鱼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每隔10天至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5%至10%;保持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

养成收获:鱼体重≥500克时方可捕捞,采取人工拉网收鱼的方法,捕大留小统级上市,剩余的继续养殖,3至4次捕捞完毕。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专用标志使用

白蕉海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斗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白蕉海鲈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

参考资料

白蕉海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学堂.2024-02-07

白蕉海鲈.广东省情网.2024-02-07

珠海擦亮“白蕉海鲈”品牌 为乡村振兴增添鲜味.新华网.2024-02-07

地理标志产品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02-07

“白蕉海鲈”地理标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国知识产权网.2024-02-07

关于2023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的公示.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0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