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 :美国拉尔夫·艾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7:09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饱受种族歧视,不断寻找民族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过程。

该小说自1952年出版后,在美国文学界和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1953年相继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芝加哥保卫者”奖,并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它是艾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涉及了20世纪初非裔美国人面临的许多社会和思想问题,包括黑人民族主义、黑人身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布克·华盛顿的改革种族政策,以及个性和个人身份的问题。

内容简介

一个年轻的黑人,竭尽全力想得到别人的承认,想“使人看见他”。他做过“老实的黑人”,试图在美国工业里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使自己成为那种机器上一个合用的齿轮;他曾经加入“兄弟会”,使自己依附于左派政治——他尝试过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使一个黑人在美国生活里处于被人看见的地位。但是,这些事情没有一件能使他进入理想的精神文明,所以他后来宁愿做个地下人。

创作背景

艾里森从构思到写成《看不见的人》,历时五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纳粹的覆灭告终,但美国人民并未得到真正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美国社会原有的矛盾,没有因此消除,也不可能消除。相反,纳粹集中营的残酷暴行,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深深地惊慑着美国人民的心灵,并对美国的文化艺术、精神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50年发生的侵朝战争,更激起美国人民的不满和焦虑。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掩盖的种族矛盾,在战后暴露得更为明显,战时消声匿迹的法西斯团体又死灰复燃。仅1947年一年,美国发生的私刑迫害事件就达五百三十起。在国内外重重矛盾下,一部分异常敏感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感,促使他们重新思考和探索,力图认识人的处境,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人物介绍

主人公

主人公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黑人青年。他曾是南方的一个好孩子,从懂事起就一直努力按照学校教育所灌输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塑造自己。在白人俱乐部里他为了能演讲而违心参与黑人少年之间的格斗,爬过带电的毯子去抢钱币;为了使演讲继续他吞下口里的血水。为了得到白人的认可他将脱口而出的“平等”改成“义务”。为此他得到白人给予的一只公文包和一份大学通知书的奖励。

大学阶段,主人公以黑人校长布莱索博士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样有威望、有名车、大房子和一个浅肤色的妻子。别的同学都笑话布莱索的“老桶头”,而他总是对布莱索校长毕恭毕敬。然而当不谙世事的他让白人校董看到了黑人混乱而肮脏的一面时,布莱索便毫不留情地将主人公开除并暗中设计让他永远也找不到工作。

主人公来到纽约,在“自由”油漆工厂找到工作,可工厂发生爆炸,他在爆炸中受伤。接着投身激进的政治运动,为“兄弟会”工作。但是,又因显示出个人才能而遭到“兄弟会”的清除。他参与街头黑人的骚乱并与黑人民族主义者拉斯对峙,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在警察的追捕中他不得不隐居地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看不见的人。

布莱索

黑人大学校长,博士。布莱索拥有无数黑人所向往的“一席之地”:“对全国各地的富翁颇有影响;事关黑人,必定会向他请教;他成了民族的领袖,虽然他生得漆黑,满脸皱纹,可是在社会上他却比大多数南部白人更有影响。他们尽可以取笑他,却不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还拥有几辆名车和一位漂亮的浅肤色的妻子。布莱索在自己的黑人种族中,他有着两张面孔。一张是和颜悦色的教育家、引导者的面孔,用以在自己同宗兄弟中骗取威望和影响力。在学校每一个人都很敬畏他,他时常以“教育家”的头衔上黑人报刊,“对我们来说.他不仅仅是学校的校长。他是一位领袖人物,一个‘政治家’,可以把我们的问题向上反映,他成了我们宗人畏惧的黑炭阿爹。”

另一张则是严厉、冷漠的面孔。在自己的黑人种族中,他虚伪地对待自己的黑人兄弟,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他可以“不惜让国内所有的黑人一个早上都在树上吊死”。他像白人一样叫黑人为“黑鬼”,出卖种族亲情,以维护他自身的权威与地位。因为主人公不小心让白人校董看到了布莱索博士不想让其他人看见的东西,所以布莱索非常愤怒。为了保全高而稳定的地位,他是比白人更无情,他认为任何有损学校的:行为都会对他的地位有所威胁,所以他毫不留情地将“我”开除学籍。而且他虚伪地许诺主人公说介绍他到白人那儿去工作。事实上,他所开出的介绍信,恰恰是为了斩断主人公找工作的后路。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看不见的人》是一部表达美国黑人寻找自我与艰辛成长的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从南方到北方,体验了学校、工厂、政治团体等不同社会环境,经历了一连串的希望幻灭的打击,他认识了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进入大学时,他满怀希望地奋斗着,以黑人校长埃里克·布莱索博士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样有威望、有名车、大房子和一个浅肤色的妻子。校长安排他为白人校董开车、导游,他认为这是一件荣耀的事。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时的主人公不假思索地接受社会给他安排的角色并以为这就是他的真实身份。他对自我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成熟的,不能透过表象看到实质。

主人公被开除出大学,他北上纽约求职时才发现布莱索博士的险恶用心,他借用布鲁斯民歌来表达他的悲愤心情:“谁是那只可怜的知更鸟”,这首歌拉近了他与民族文化的距离,使他意识到自己大学梦的破灭是布莱索一手导致的后果。他对现实有了一些较客观的认识。

在医院的手术台上,他反复追问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他的思绪回到南方的家乡,他开始了反思,从文化的回视中寻找自我。这是他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在为“兄弟会”工作之后,他逐渐意识到两个自我并存,一个是作为一系列角色的自我,一个是作为本质的自我。他寻找的是本质意义上的自我,但社会只承认他的表面角色,并不接受他的“内核”自我。“兄弟会”利用他发动黑人加入组织,一旦不再需要他时,就假拉斯极端民族主义者之手清除他。他跌入地窖之后,烧毁各种身份的证明扔掉公文包,象征他摒弃各种虚假的身份,开始追求真正属于自我的身份:一个充满对自我的信心和把握的人。尽管社会仍视之“无形”,但他的心智已然成熟。他逐渐懂得怎样在这个失去昔日光彩的复杂世界中生存,这是他人生新起点的标志。

艺术特色

《看不见的人》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代词‘我’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也使“看不见性”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隐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无名无姓的美国黑人青年,读者对其外貌一无所知,而这正好符合了“看不见性”的特性:人们看不见“我”,自然不关心“我”的外貌。而第一人称叙述帮助实现了这个特点,因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大谈自己的外貌总会让人感到十分笨拙”。

在小说中,艾里森将故事的整体和每一部分的故事情节打构成环形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始,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地下室,“温暖而且充满着阳光”,由此,小说倒叙到他最初生活的南部,按照他的生活经历,从南到北,从学校到社会,故事的结尾,主人公跌入了开头提到的这个地下室。这样的环形的故事情节布局正是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充分体现。通过倒叙手法,艾里森安排主人公自述经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了解到过去的生活履历恰恰是指引他未来生活道路的重要部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作者利用象征主义手法将大自然的四个季节象征着主人公探寻自我身份的四个不同阶段,最终完成了他对自身身份探求的苦旅。春天,他顺利的在中学学习;夏天,满怀抱负的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了他自认为的人生的辉煌阶段。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他犯了改变他一生的错误,被迫离开学校,提前步入社会。随着生活的起起伏伏,主人公也逐步进入了他人生的“冬季”。但是这也恰恰预示着另一个新的春天的开始。由此可见,小说中的四季,周而复始,起起落落正是象征着主人公在现代美国社会中所经历的希望和绝望。

作品影响

《看不见的人》1952年第一次出版时,就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一些主要的书评报刊,如《纽约时报》《新共和》《纽约人》《时代》和《星期六评论》等,都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一致认为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此后,这部作品几十次再版,甚至在1982年,还连续16星期被列入最畅销著作的名单。据不完全统计,它至少已被翻译成15种语言。

《看不见的人》1953年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之外,还获得“芝加哥保卫者” 奖(称它为美国民主的最好象征)。1965年,《图书周刊》组织二百名著名作家、批评家和编辑以投票的方式判定,《看不见的人》是过去20年来“最优秀的单部作品”。1969年,埃里森因该书获美国自由奖章,1970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85年获国家艺术奖章,并因此还获得15个荣誉学位。

比获奖更重要的是,美国和国外学术界一致认为《看不见的人》是经典著作。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看不见的人》已列人美国大学文学或非洲研究的课程;20世纪70 年代以后,以埃里森和《看不见的人》为题的博士论文不断出现,1979年开始出现研究埃里森的专著。所有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人》已成为经典的佐证。

作品评价

《看不见的人》是第一流的作品,辉煌的成就,它悲欣交集,富有诗意,体现出最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索尔·贝娄

唯独它(《看不见的人》)有资格被视为一部无可比拟的现代黑人史诗。一个无名美国黑人的现代漫长历程,是艾里森留给美国黑人小说传统的遗产,一件无与伦比的精心杰作,它出色地颂扬了美国黑人文化和特征的丰富性、多重性和生命力。——伯纳德·W·贝尔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美国黑人作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小说家之一。1914年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俄克拉荷马城。幼年在家乡上学。中学毕业后,入塔斯克基学院专攻音乐三年。1936年去纽约,在黑人作家理查·赖特的帮助下,开始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1945年退伍,开始创作《看不见的人》。而后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讲学并写作。作品有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散文集《影子与行为》及短篇小说二十二篇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