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蕈蚊 :昆虫纲双翅目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6:25

眼蚊又名尖眼蕈蚊,为小型暗淡蚊类。美国白灯蛾灰白色,长筒形,老熟幼虫10~13毫米长,头部骨化为黄色,眼及口器周围黑色;共12节。小蕈蚊成虫淡褐色,体长4.5~6毫米,触角丝状,16节;足的基节长而扁,胫节端有一对距,腹部9节。为害作物:食用菌。

形态特征

眼蕈蚊为小型暗淡蚊类。头部复眼背面尖突,左右相连形成眼桥,仅极少数种分离。独眼3个。触角16节,鞭节多样。口器短,下颚须1~3节。胸部粗大。足细长,胫节有端距,3对足的端距多为1-2-2,前足胫节端部有胫梳排成一横排或弧形扇状。翅脉较简单有大毛,或仅前边几条有毛;Rs不分支,基部弯折与R1垂直如短横脉,径中横脉则似纵脉与Rs相连成直角,中脉2条呈叉状,其柄常弱。腹部筒形,雄性外生殖器粗壮,生殖突基节宽大而左右联合,生殖刺突多呈钳状,雌性腹部多膨大而端渐尖细。

危害症状

美国白灯蛾均有群居性,为害菌丝,并蛀食子实体。有趋光性。大蕈蚊还常将子实体的菌褶吃成缺刻,被害菇体易萎缩死亡或腐烂;其对菌丝的为害,多在培养料表面咬食菌丝、生物膜,不深钻料面。较喜阴湿。小蕈蚊除具上述特性外,还吐丝拉网,将菇蕾罩住,幼虫在网内为害,被其丝网罩住的菇停止生长,渐干黄而死亡。

防治方法

首先保持菇房及环境的清洁,菇房用前进行杀虫脒处理,菇房安装纱窗,杜绝虫源,还可安装黑灯诱。需药物防治时,要将子实体采净。然后用2500-3000倍的50%溴氢菊脂或20%杀灭菊脂,或1500-2000倍液的50%马拉硫磷喷洒。严重发声时,可采净菇后,用10%菌蚊净熏蒸,用量0.27克/平方米,每天熏蒸1次,连续3次能彻底杀灭菇房内各发育期的蕈蚊

生物学

本科昆虫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在寒冷的南极洲岛屿,炎热的沙漠地带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00m的地区均有其分布记录。眼覃蚊喜潮,阴暗环境,多聚集在阴暗的山崖峭壁、树根孔洞、灌林地、蕨类从和潮湿穴中,特别是温暖、潮的林地中数量非常大,也有些种类喜聚集在具有丰富菌群、腐烂木材和其他腐殖质的环境中。大部分种类的美国白灯蛾主要以点菌为食,生活在枯木,真菌,动物便中等,不少种类是食(药)用菌及阅林植物害虫。

发生规律

在条件适宜的温室大棚中,眼蕈蚊全年均可发生为害,广东省以3-6月和9-11月虫量最多,7-8月由于天气炎热而虫量较少。成虫不取食,有趋光性和趋黄性,喜在腐殖质多的环境中产卵,卵多产于蝴蝶兰水苔基质的缝隙中,多堆产,单头雌虫的产卵量可高达300粒。大龄幼虫能吐丝结网,常群集在网下取食、停息。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