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仙桃 :兰科石仙桃属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0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兰科(Orchidaceae)石仙桃属(Pholidota)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川甲草、大吊兰、浮石、果上叶、石橄榄。石仙桃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缅甸、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其性喜阴,忌强光照和闷热且怕严寒,附生于阔叶林树上、林中、林缘树上,岩壁或岩石上。

石仙桃根状茎通常较粗壮且匍匐,叶有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呈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状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长5~22cm,宽2~6cm。花为白色或带浅黄色,总状花序通常较多且少许下垂,有数朵至20余朵花。蒴果为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1~1.6cm。花期4~5月,果期9月至次年1月。

石仙桃株型优美,叶片四季常绿,花淡丽素雅且有幽香,观赏价值较高。其以全草或假鳞茎入药,味甘,微苦,性凉,可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石仙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糖类,还有磷、铁等微量元素

典籍记载及名称由来

石仙桃作为中草药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以全草或假鳞茎入药,民间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头晕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疼等疾病。因其植株的假鳞茎硕大似桃,青翠犹玉,叶色鲜亮,故称为“石仙桃”。

形态特征

根状茎通常较粗壮且匍匐,直径3~8mm或更粗,有较密的节和较多的根,相距5~15mm或更短距离生假鳞茎。假鳞茎呈狭卵状长圆形,大小变化甚大,一般长1.6~8cm,宽5~23mm,基部收狭成柄状。柄在老假鳞茎尤为明显,长达1~2cm。

叶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状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长5~22cm,宽2~6cm,先端渐尖、急尖或近短尾状,具3条较明显的脉,干后多少带黑色,叶柄长1-5cm。

总状花序常多少外弯,具数朵至20余朵花;花序轴稍左右曲折;花苞片长圆形至宽卵形,常多少对折,长1~1.7cm,宽6~8mm,宿存,至少在花凋谢时不脱落;花梗和子房长4~8mm;花白色或带浅黄色;中萼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0mm,宽4.5~6mm,凹陷成舟状,背面略有龙骨状突起;侧萼片卵状披针形,略狭于中萼片,具较明显的龙骨状突起;花瓣披针形,长9~10mm,宽1.5~2mm,背面略有龙骨状突起;唇瓣轮廓近宽卵形,略3裂,下半部凹陷成半球形的囊,囊两侧各有1个半圆形的侧裂片,前方的中裂片卵圆形,长、宽各约4~5mm,先端具短尖,囊内无附属物。蕊柱极短,长4~5mm,中部以上具翅,翅围绕药床;蕊喙宽舌状。

蒴果为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1~1.6cm,有6棱,3个棱上有狭翅,果梗长4~6mm。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石仙桃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缅甸、越南

中国分布

石仙桃在中国分布于浙江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西南部、云南省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区。

生长习性

石仙桃性喜阴,生长于小溪、瀑布等常年阴凉湿润的地方,忌强光照和闷热且怕严寒,生长在透气疏松的土壤中。石仙桃附生于阔叶林树上、林中、林缘树上,岩壁或岩石上,海拔通常在1500m以下,少数可达2500m,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5℃~30℃。花期为4~5月,果期9月至次年1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石仙桃在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但种子无胚乳,量大而小,且多数发育不完全,在自然状态下需要有共生细菌才能成苗,自然繁殖率极低。

人工繁殖

组培繁殖

组培繁殖是石仙桃的一种繁殖方式,将其根状茎上的芽和种子等部位作为植入的基质,生产大量的种苗以满足生产。组培苗在种植时需进行炼苗,炼苗完成后进行定植即可。

分株繁殖

将石仙桃的根状茎分成带有假鳞茎的小段,剪去根状茎上的一些老根系和在假鳞茎上的叶片,形成种苗,放置备用。将小苗按一定密度栽种到提前准备好的树皮中并固定植株,促进根状茎顶端芽萌发和生长。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石仙桃生长极其缓慢,需要的养分较少,一般不需要追施化肥。在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浇施低浓度的腐熟有机肥。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增加栽培环境中的湿度。以小水浇水且浇透,通常正午不浇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应当早晚浇水。干旱季节要多浇水并进行通风透气,保持环境的湿度。

定植

选取一定长度且带有叶片的假鳞茎石仙桃植株进行移栽定植。一般移栽时间在10月至次年3月,移栽前先将石仙桃植株根系进行修剪,修剪后用高锰酸钾多菌灵进行消毒,晾干后移栽至栽培基质土中,同时用高锰酸钾对栽培基质土消毒。

病虫害防治

若石仙桃小苗刚栽培时管理不善,病虫害会较多,出现生理休眠的情况。有时遇到高温、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时,植株的叶片会迅速脱落,进入生理休眠状态,此时应及时调节环境条件,否则会发生病害,甚至死亡等现象。若石仙桃栽培设施通风不良,则叶斑病等病害易发生,应加强通风,降低环境中的湿度,从而控制病害的传播。病害严重时可以喷广谱药剂如多菌灵等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

石仙桃栽培3年左右且每株带有少量饱满的假鳞茎即可整株采收。如果利用组培苗种植,由于在组培瓶中所形成的假鳞茎比较微小,种植到田间后,新生的假鳞茎逐步长大,原有的假鳞茎几乎不会进一步发育长大,因此需延长采收年限,否则假鳞茎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小,影响产量。采收完后可鲜用或烘干。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石仙桃常生于岩壁上,生长环境条件贫瘠,其自身种子无胚乳,量大而小,且多数发育不完全,在自然状态下需要有共生菌才能成苗,自然繁殖率极低,通常以野生为主,栽培量较少。且由于盲目进行过度采收,对其野生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保护等级

石仙桃在2004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级别为II级。201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级别为II级。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等级属于渐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新版》,级别为Ⅱ级。

保护措施

石仙桃目前未见已经实施的保护措施,仅有保护建议。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建立一整套石仙桃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和生产基地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有效地增加繁殖、缩短培育的周期且稳定品质,为石仙桃野生资源后续回归提供人工扩繁的技术基础,从而保护其野生资源。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石仙桃以全草或假鳞茎入药,味甘,微苦,性凉,可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瘀。主肺热咳嗽,咳血,吐血,眩晕,头痛,梦遗,咽喉肿痛,风湿疼痛,湿热浮肿,痢疾,白带,疳积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

观赏价值

石仙桃株型优美,叶片四季常绿,花为白色或带黄绿色,淡丽素雅,淡淡幽香,蒴果为翠绿色,玲珑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它可以装饰家居,作为城市园林、家居美化的好材料,可种植于公园的岩石、假山旁或攀附林下树干上,颇具野趣。

食用价值

石仙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糖类,还有磷、铁等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人们大多选择用其煲汤。其作为兰科石仙桃属植物的假鳞茎或全草也可鲜用或晒干食用。

参考资料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4-10

石仙桃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Home Pag.自然标本馆.2023-04-10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系统.植物智.2023-04-10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系统.植物智.2023-04-10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