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山式屋顶 :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0 14:02

硬山式屋顶,为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不悬出山墙,山墙同屋面平齐,也有略微高出屋面者。硬山顶属于等级比较低的顶式,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多应用于我国北方官式建筑和民居建筑中。

硬山式屋顶出现较晚, 直至宋朝都难以考究其起源, 直至明清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硬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前后两面坡屋顶, 山墙两端的屋面不伸出山墙外, 不露头。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 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 火势顺房蔓延。

硬山式屋顶有较好的防风效果,更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天气。北方大部分民居使用硬山顶。齐齐哈尔市的寿公祠便是硬山顶式建筑。

硬山顶简介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代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特点

这种屋顶也是前后出坡出水,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因屋顶两端与山墙墙面齐平显得质朴坚硬,因而得名硬山。明清民居和宫殿中的两庑殿房多用硬山式屋顶。

样式

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属于双面坡的一种。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垒砌山墙,多用砖石,高出屋顶。屋顶的檩木不外悬出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

从外形看,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历史简介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而悬山顶有利于防雨,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硬山建筑以小式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的例子,这几种也是硬山建筑常见的形式。七檩前后廊式建筑是小式民居中体量最大,地位最显赫的建筑,常用它来作主房,有时也用做过厅。六檩前出廊式用作带廊子的厢房、配房,也可以用做前廊后无廊式的正房或后罩房。五檩无廊式建筑多用于无廊厢房、后罩房、倒座房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