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 :2007年成立的机构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3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成立的背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1997年我国学位授权点调整之后设立的一级学科。2007年初,由该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王众托汪应洛刘源张发起,近百所院校的学者签名,建议在原“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基础上,成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09年初,这一建议得到民政部的正式批准,学会业务上接受国家教育部的指导,学会秘书处依托于北京工业大学

建设宗旨

集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家之智慧,建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之平台,凝练我国管理实践之精华,为提高学科发展水平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决策科学化贡献智慧。

理事成员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扩大会议相关决议,第二届理事会共推选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1名,秘书长1名,常务理事78名,理事155名,副秘书长6名:

理事长

李京文

副理事长

马庆国,黄海军,齐二石,李维安,李垣,陈国青,李一军,党延忠,谭跃进,徐玖平,高自有

秘书长

郑吉春

副秘书长

王小毅,关峻,毛照坊,田琼,李小平,卫强

主要事件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

2013年11月2-3日,由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期间,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全国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团,以“全球信息化与大数据背景对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为主题,围绕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管理的感想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参会人数600余人。

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李京文院士致开幕词,学会副秘书长关峻教授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发来的贺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受邀对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在首经贸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发表了讲话。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作学会工作报告,并介绍理事会换届准备工作。首经贸副校长王传生主持开幕式。

本届年会专家云集,议题紧扣社会热点,会议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专题论坛三个部分对大数据等研究进行深入剖析。

在2日上午的大会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了主题为《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通过大数据在科学研究、金融业、医疗保健等各领域中的运用,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生动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刘源张院士则分享了他多年从事管理学研究的感想以及他对大数据的理解,而王众托院士的《元决策:决策的顶层设计》强调应对决策做出设计,以减少决策失误,推进决策科学化。高自友教授《2013年度评审工作及大数据相关研究项目立项情况介绍》为下一步进行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诸多实用的信息。马庆国教授的《大数据与管理科学研究》则对大数据的背景、特征、挑战等做出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出席此次论坛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嘉宾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吉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李一军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黄海军教授、陈国青教授、齐二石教授、李垣教授、陈宏民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李维安教授、杨善林教授,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堂教授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教授。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10多家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采访报道。

工作报告

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报告人:马庆国

大会主席、各位会员、理事,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上午好!受李京文理事长委托,我代表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做简要工作报告。第一届理事会于2009 年6月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上产生,共有理事157名,常务理事54名,副理事长9名,理事长1名,秘书长、副秘书长6名。

从2009年6月到2013年11月,在李京文理事长的领导下,本学会召开了五次学术年会,五次理事会和十次常务理事会,其中5次的与学术年会一并召开的,5次是单独召开的。5次学术年会,分别有如下大学承办:

华中科技大学(2009,会议主题是“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创新与发展”)、合肥工业大学(2010,会议主题是“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管理科学”)、南京大学(2011,会议主题是“经济转型与管理创新”)、烟台大学(2012,会议主题是“应对大数据的挑战”),以及(本次会议)首都经贸大学(2013,会议主题是“全球信息化与大数据背景对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会议规模均在500人以上。

5次单独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分别有如下单位承办:北京工业大学(2009)、厦门大学(2010)、武汉大学(2011)、中国地质大学(2012)、四川大学(2013)。

在理事长李京文院士的领导下,第一届理事会还完成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坚持“顶天立地”的方针,引导会员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关注解决国家重大管理问题,为国家发展服务

本学会始终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及时引导会员和参与单位关注学科生长点;较早地提出了关注“基于信息技术新发展的移动商务”,关注“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劳动、生活规律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管理规则改变”的研究,例如,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的研究等。本学会抓住战略机遇,几乎与国际同行同时起步,推动了的“基于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特别是脑神经科学技术)而产生的神经管理学、神经工业工程学与神经经济学的研究”,以及云计算系统与基于大数据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

在应用方面,本学会持续倡导关注国家重大管理问题,并宣传和彰显了包括卫星调度、生态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二、在学科建设与教学方面,制定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论文评判参考标准”,组织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位大讨论,为学科发展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并推动了教学改革

学位论文评判标准,是新兴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国际分子生物学会用了10年多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的评判标准的制定。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国自创的一级学科,教授来源多样,对学科见解分歧很大(同一篇博士论文,往往被一些教授评为优、被另一些教授评为不及格),本学会及其前身(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成功地制订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论文评判参考标准”,改变了分歧过大的局面。

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准许一级学科博士点自设二级学科后,全国高校在管工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多达100余种,引起了极大混乱,阻碍了学科的发展。本学会以及前身(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持续组织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位的大讨论,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面,本学会的几乎每届年会都组织了院长论坛,交流了教学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

三、开办了免费英文论文培训班,推动本学会会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针对本学会会员多数不是海归、有很好的本土研究成果,却难于彰显于国际学术界的情况,本届理事会组织了三届免费英文论文培训班,分别由浙江大学(2011)、上海交大(20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承办。培训班聘请了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发表SCI/SSCI论文的高产作者(著名专家、教授、“长江”、“杰靑”、海归教授),介绍自己的英文论文写作经验,受到年轻教师和博士生的热烈欢迎,好评如潮,反映强烈。参加培训班的人数从第一期、第二期的百人,到第三期达到260人的规模。培训班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从未在国际上发表过英文论文的年轻老师,在培训后发表的自己的首篇SCI/SSCI论文。这一工作,必将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各位会员、各位代表,

本届理事会完成了学会组织的基本工作。在各个专业委员会(分会)的组间方面,本学会制订了正确的方针以及有关规则。它的是实现,还需要下一届理事会持续能力。

在学术刊物筹备方面,学会也制订了同时面向国内(中文)、国际(英文)的正确方针。这是一项启动了但尚未完成的工作,也需要下一届理事会,持续推进。

我们相信,下一届理事会会做得更好,会继续在学术、教学、科研、应用的前沿,引导会员,一定能够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的学科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