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 :1955年方增先创作的水墨设色画

更新时间:2024-09-20 20:36

《粒粒皆辛苦》是方增先1955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作为当代美术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重要作品,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美术界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改造旧国画,创造新国画,表现工农大众形象的典范之作。

艺术鉴赏

《粒粒皆辛苦》以中近景构图,塑造了一位北方老农形象。他头扎白色毛巾,身着淡青抑或是洗得发白的布衫,半蹲,目光低垂专注,右手直伸至画面右下方,正欲捡拾一棵麦穗,左手握着一杆旱烟和几穗刚捡起的谷物。老农看起来年龄有五十开外,面庞因日晒而黝黑,右肩斜搭一条汗巾,许是劳作时用来擦汗的;下身着深色裤子,皱褶以重墨写出。整个人物造型呈均衡稳定、重心略向前倾的姿态。作者着意突出刻画了老农粗糙的手和赖以点题的麦穗。

与通常人物画作品重在表现人物形象的处理方法不同,《粒粒皆辛苦》仅以单体人物拾穗的动作为造型,直接以“拾”的细节动作叙事,体现农民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果实的作品意涵。近景,作者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造型和平面渲染技法塑造人物的形貌动态,是为实写,造型生动,人物俯拾的角度恰切自然。远处则以概括的笔墨,描绘出运送谷物的骡车背影渐渐远去,辄以淡墨、色罩染之,是为虚写,作为背景呼应,表现出丰收之时,老农仍然爱惜一谷一穗。近景与远景既形成虚实空间的对比、丰收与节俭的对比,又丰富了画面,提升了作品主题“粒粒果实得之于辛苦劳动”的意蕴,充分应和了唐诗《悯农(其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画面简洁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表意明确,似有一种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重要展览

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1月2日,该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2020年5月,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大美劳动者——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展览中展出。

2020年7月1日,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崇高的信仰——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作者简介

作者方增先,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杰出代表,“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推动者之一。1931年出生于浙江兰溪横溪镇西塘下村的方增先,是农民的儿子。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基本功扎实、艺术造诣精深,虽然在他后来成长、成才、成功路上,屡获殊荣、佳誉连连,但他身上始终葆有农民淳朴、坦诚、谦和、节俭的品德与本色。除《粒粒皆辛苦》外,他在每个时期都奉献了堪称经典的作品,如80年代的《母亲》,以及《帐棚里的笑声》《行行复行行》《家乡板凳龙》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