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胜利法 :鲁迅在《阿Q正传》中的一种自我安慰方法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0

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阿Q正传》中的一种自我安慰方法。20世纪20年代,《阿Q正传》在北京《晨报副刊》分章连载。主人公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主要特点是自欺欺人,忌讳缺点,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

来源

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鲁迅的《阿Q正传》在北京《晨报副刊》分章连载,每周或隔周刊登一次。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阿Q正传》主人公阿Q,因此也称阿Q精神。

主要特点

精神胜利法,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地位,但不敢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阿Q得到心理满足的法宝,当他被别人欺侮时,他就会拿出自己的法宝来,从虚无的精神世界中来获得心理安慰。精神胜利法的关键不在乎现实中和形式中的胜利,只在乎自己心中胜利的满足感。

特点一: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是一个无法面对现实的人,他用幻想和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安慰。他不重视与他人的争执,总是通过夸大自己从而获得优越感,认为自己过去比别人更成功,而他的儿子未来更加光明,尽管事实上谁也不了解他的真实过去。阿Q看不到自己艰难的现状,而是沉浸在不存在的过去和无法实现的未来之中。

特点二:忌讳缺点,死爱面子

阿Q无法正视自己的命运,缺乏改变自己处境的思想和行动,导致他长期生活在悲剧之中。他最忌讳别人说他是癞头,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有时还会说别人不配。其他人都知道他有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所以打他时就让他自己说:“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阿Q越是死爱面子,越放不下面子,就越显得没有面子。

特点三:欺软怕硬,欺善怕恶

阿Q经常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幸转嫁到他人身上。当他被人欺负后,他会把痛苦转移到和他一样不幸的人,如王胡、小D、小尼姑身上。当他被打时,不想报复,却去找王胡斗气;被赵太爷打了,不敢反抗,反而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因为“恋爱的悲剧”被赵老太爷解雇,他没有怨恨赵老太爷踹了自己的饭碗,却将怒气转嫁给比自己命运更悲惨的小D。他发怒时,根据对手的实力估量,口才好的不敢骂,只会骂口讷的;力气大的不敢打,只敢打力气小的。阿Q实际上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他无法推翻和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从损害别人那里获得一点心理慰藉和心理平衡。

特点四:麻木健忘

阿Q向吴妈表白,但仅仅因为吴妈是赵家的佣人,赵太爷便命令地保连夜赶到土谷祠对阿Q进行教训,说他"简直是造反"。阿Q不仅被赖掉了工钱,还被剥夺了破布衫、破棉被、破毡帽,甚至"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尽管如此,阿Q却不敢反抗,接受了赵太爷提出的条件。阿Q的麻木让人意外,他的健忘更让人吃惊。被别人打过后很快就忘记了,喝一碗酒就睡着了,像了结一件事情一样感到轻松愉快,可见阿Q受到封建思想的深深毒害。封建统治者不仅在身体上摧毁一个人,还在精神上打垮一个人,让他精神崩溃,失去信心,成为顺民、良民,因此实行愚民政策,让农民心甘情愿成为他们的奴隶。阿Q正是这样的顺民、良民,他已经麻木了,也习惯了。

相关评价

在《阿Q正传》连载完毕一个多月之后,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以仲密的名义在《晨报副刊·自己的园地》专栏中发表了《〈阿Q正传〉》一文,指出了《阿Q正传》的主旨:“阿Q这人是中国一切的‘谱’——新名词称作‘传统’——的结晶,没有自己的意志而以社会的因袭的惯例为其意志的人,所以在现社会里是不存在而又到处存在的。”

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姜德珍指出在养生保健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并非有害无利。若不涉及重大是非问题,单从养生保健这个角度来看,它可以教导人们如何适应自己的处境,不钻牛角尖,乐观地去生活。

参考资料

在阿Q诞生地讲阿Q.光明网.2023-06-13

张梦阳:阿Q——100年.中国作家网.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3

姜德珍:阿Q“精神胜利法”帮你长寿.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06-1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