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翅噪鹛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3:09

红翅噪(学名:Garrulax formosus)是噪鹛科鸟类的一种,体长27至28厘米。头顶灰橄榄褐色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头侧、颏、喉黑色,耳羽灰白色具黑色纵纹。背和胸、腹棕褐色,两翅和尾部具有鲜红色斑,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栖息于茂密的常绿林,次生林及竹林的地面或近地面处。喜结小群,性胆怯。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5-7月,分布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由于羽色艳丽而善鸣,常被捕捉饲养,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并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红翅噪鹛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灰褐或灰橄榄褐色,各羽中心黑色,形成粗著的黑色中央纵纹和灰色羽缘;眼先、颊、脸、眉纹、头侧黑色,耳羽银灰色或灰白色、具黑色轴纹;后颈、上背棕褐或栗色,腰和尾上覆羽棕褐或橄榄褐色。中央尾羽深江或紫红色,外缘鲜红色,外侧尾羽内红褐色或暗褐色,外翈鲜红色或深红色。初级覆羽鲜红色,其余覆羽同背;飞羽暗褐色,外翈具宽阔的鲜红色羽缘,越往内鲜红色羽缘逐渐扩大到整个外翈,仅尖端为蓝灰色,这些鲜红色外翈和初级覆羽相连成一大块红色块斑,极为鲜艳夺目。颏、喉、上胸和颈侧黑色,下胸、上腹和两胁棕褐色,向后逐渐转为棕橄榄褐色或橄榄褐色。尾下覆羽暗橄榄褐色或棕褐色,腋羽棕褐色,翅下覆羽棕色。

虹膜褐灰色,嘴黑色或黑褐色,脚、趾暗紫褐色或黑褐色,微带黄色,爪黄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2600米的山地茂密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及竹林的地面或近地面处。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数只的小群活动,多在林下灌丛间不停地穿梭和跳跃,也频繁地在林下地上活动和觅食。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瓢虫叩头甲、鞘翅目昆虫以及唇足纲蜗牛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蔷薇、常春藤、花椒属忍冬豆科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红翅噪鹛有响亮的啸叫声,是一种难以捕捉的鸟类,常在森林地面附近的密林中成对或小群活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屏山、峨眉山市、汶川、甘洛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天全县宝兴县彭州市康定市都江堰市,云南盐津、绥江县永善县大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越南北部北部湾西部。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巢主要用苔藓植物和竹叶构成,内垫棕丝等物。巢的大小为内径7.2厘米,深5.2厘米。卵绿色、具黑色细纹,卵的大小为2.1厘米×1.87厘米,重3.9克。关于其繁殖习性了解甚少,但在中国繁殖活动发生在6月和7月。

变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2021年2月1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红翅噪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而善鸣,深为人们喜爱,常被捕捉饲养,作为笼养观赏鸟,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1990年,该物种的十只个体被引入到马恩岛,并在库拉赫野生动物园被圈养。从1995年开始,附近出现了逃逸的野生鸟类的记录。1996年,确认了野外繁殖的情况。到1998年,最初的十只圈养鸟中的所有鸟要么死亡,要么逃逸。最后一次关于野外鸟类的记录是在2005年7月。据推测,小种群在此后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然而,据信该种群已经在2017年之后灭绝。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0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