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格雷夫斯 :英国诗人、小说家、学者

更新时间:2024-09-20 15:56

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原名罗伯特·冯兰克·格雷夫斯(Robert von Ranke Graves)1895年7月24日生于伦敦温布尔登一个中产阶级上层家庭。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神学家。

罗伯特·格雷夫斯1913年入读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离开学校入伍,成了皇家威尔士步兵团的一名上尉。战后又回到牛津大学继续学业,1925年毕业。1926年,他在开罗大学当过一年的英国文学教授,除此之外,他都以写作为生,作品多为历史小说。1961年罗伯特·格雷夫斯被聘为牛津市大学教授,至1966年他在牛津教授诗歌。1971年罗伯特·格雷夫斯成为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荣誉研究员。,1929年以后罗伯特·格雷夫斯就一直住在马略卡岛,直到1985年12月7日逝世。

罗伯特·格雷夫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曾11次以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其创作领域十分广阔,涉及诗歌、小说、神话等方面,他的战争诗独具特色。其代表作《向一切告别》(Goodbye to All That)1929年一经发表就被称为经典之作。他去世时,《泰晤士报》写道:“作为风格独特的散文作家、历史小说家和记录者,罗伯特·格雷夫斯的斐然成就会让他名垂青史。”

人物生平

开始创作

罗伯特·格雷夫斯 (Robert Graves),1895年7月24日出生于伦敦温布尔登的一个中产阶级上层家庭。1913年罗伯特·格雷夫斯就读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离开学校入伍,成了皇家北威尔士步兵团的一名上尉。 服役期间,受战壕诗人齐格飞·沙逊的影响,开始创作发表诗作,主题以自然之美、田园之乐与战争体验为主,但其战争诗歌并未像许多同类作品一样充满愤怒和控诉。

《向一切告别》发表

1918年罗伯特·格雷夫斯执教于圣约翰学院。1926年,他在开罗大学当过一年的英国文学教授。同年他结识美国诗人、理论家劳拉·赖丁,在其鼓励下改而创作简洁明晰、着眼于个人体验的讽喻诗,1927年发表论著《现代诗综览》。1929年起两人同居于西班牙马略卡岛,同年他书写个人经历的非虚构作品《向一切告别》,首次出版即成经典, 逾90年来长销不衰。讲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谴责战争的残酷,对英国病态的社会和文化表示不满。1935年罗伯特·格雷夫斯和劳拉·赖丁两人创办半年刊《尾声》(Epilogue)。同期罗伯特·格雷夫斯提出了诗歌是作者与读者精神宣泄渠道的理论。

创立“神话体系”

1936年罗伯特·格雷夫斯因西班牙内战离岛赴美。1939年罗伯特·格雷夫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白色女神”神话体系,灵感来自于十九世纪末期对于母系社会和女神崇拜的研究,其晚期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一体系的影响。1948年发表《白色女神》(The White Goddess:a historical grammar of poetic myth) 。二战后罗伯特·格雷夫斯重返马略卡岛,声望日增。1955年发表《希腊神话》(The Greek Myths),这部作品得到了阿根廷作家豪尔赫·博尔赫斯的盛赞:“ (这)是一部包罗几个世纪的、富于想象的、自成一体的书。”

与世长辞

1985年12月7日,罗伯特·格雷夫斯逝世于西班牙马略卡岛。 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离世时享年90岁,见证了20世纪大部分年月的动荡变幻,这些岁月动荡在他的作品中都可看到。罗伯特·格雷夫斯一生在作品上非常的多产,他擅长写抒情诗,尤以爱情诗为佳;而他的战争诗体裁,也可谓是独具特色,同时他在小说、杂文、文学批评和神话作品领域中,也同样富有声誉。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代表作

《向一切告别》

这部作品是罗伯特·格雷夫斯的一部代表作,一经发表就获得广泛好评。这部作品从他的童年和学校生活写起,重点讲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从战壕的生活、密友的逝去甚至自己身负重伤被误作“阵亡人员”等,到战时英国政府部门的失职和英国等级制度的荒谬。他以相对轻快、节制、略带反讽的笔调,从侧面烘托出大战生的失序和幻灭。七成篇幅讲罗伯特·格雷夫斯作为基层军官在第一线亲历的战争,个中吊诡、愚鲁、惨烈、哀恸,经“诗人的左手”,点化成反讽英国时弊和战时爱国热情虚无性的绝佳写实材料,从侧面烘托出彼时英国社会中由大战孳生的失序和幻灭。

罗伯特·格雷夫斯以悠游裕如的笔调,记录了自己前33年的人生,囊括求学、战争、文学交友和婚姻等人生历程,也为20世纪前30年的英国社会变迁留下了个人视角的注脚和侧写。书中还记述了他与其他作家和诗人如托马斯·哈代、萨松等人的难忘交集,其中写到“阿拉伯的大卫·劳伦斯”的两章,令人印象深刻,刻画出了劳伦斯作为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忠诚友人那日常生活的一面。这是一部经典的战争回忆录,它对西线战事的描述生动而令人痛心;它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坦诚的诗人自画像之一。

《希腊神话》

这部作品是罗伯特·格雷夫斯1955年发表的一部神话著作,罗伯特·格雷夫斯依据对历史渊源的研究和考证,结合《荷马史诗》、《神谱》、《吉尔伽美什史诗》、《马比诺吉昂》、《阿尔戈英雄纪》等经典著述,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重述,并从神话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作了详细注释。本书汇集了171个“希腊神话故事”,这部著作包罗万象,从众神的由来、出生和成长,到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以及宇宙万物,都有着详尽的阐述。书中还描述了希腊人是如何成为欧洲最先使用文字的民族,再如荷马的两大史诗,为何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其他作品

创作风格

英国性

当时以罗伯特·格雷夫斯为首的重要英国本土诗人坚定地认为英国诗歌的现代主义从来不是本土的产物,而是美国的诗歌种子借助英国的土壤生长,造成了英国民族性的断裂。罗伯特·格雷夫斯主张诗歌回归传统,挖掘英国本土性的题材和主题,彰显英国性。

忧郁是英国诗人常有的一种情感基调,是英国性的基本元素。在动荡的二十世纪,战争、经济危机和罢工运动冲击着整个英国,使英国人们处于战争创伤的情绪下和沉浸在焦虑和迷茫的生活中。英国人的怀旧情节与英国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文学发展是从浪漫主义辉煌时期进入温和渐进阶段这给民族记忆带来了一种创伤,而在民族记忆上形成的民族身份认同和英国性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打击,并产生了困惑。罗伯特·格雷夫斯将个人经历化入其诗歌中,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出个人和时代对于战争创伤和情绪的逃避。罗伯特·格雷夫斯坚守对英国传统的守护建构了战后诗风的一种新转向,由于拒绝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许多优秀品质,他的晚期诗歌受到了自缚的限制,他的诗歌一直保持早期诗歌的风格。罗伯特·格雷夫斯的诗歌采用传统的英诗格律,继承传统用诗体的形式来表现内容的伟大传统。其认为格律是达五百年之久英诗的规则,存在于英语的本性之中。

意象派

罗伯特·格雷夫斯通常被视作反意象派诗人,但他的作品却不是这样。意象是诗人凝聚地传达情感、表达思想深化感觉印象的一种基本艺术方式,格氏正是通过对意象有意无意的运用,向读者正确传递了自己的内在情绪和思考。象征着恶魔幽灵般频繁(17 次)出现在《孩子的梦》中的“猫”(Cat),展现出诗歌想象所独具的艺术感染力。罗伯特·格雷夫斯对意象的运用在《战火中的家园》一诗中更是有所体现,作者以“山”为界描绘了山这边沙场的残酷无情和山那边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乐趣。“山”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山”象征恶与善、丑与美的分水岭。诗人以风景怡人、气象万千的和平景色为背景反衬出战争的残酷无情,而这座"山”是诗人贯穿于全诗的情感焦点,邪恶与善良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在山阴一个在山阳,如水火之不相容,人性就像一座山,既有山阴又有山阳、“恶善兼有”。努力跨过山脊,就可以弃恶从善、走向和平。

留白

留白即为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罗伯特·格雷夫斯在《死里逃生》一诗中,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巧妙安排,能让读者具有更多的思考。

例如这首诗里交替出现的惊叹号与省略号:“ 看:!!!!.....。!.....!!!......!! ......!......!”具有动感和张力,塑造出一种紧张感,增强了画面感。

主要思想

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罗伯特·格雷夫斯将个人经历化入其诗歌中,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出个人和时代对于战争创伤和情绪的逃避。文学发展是从浪漫主义的辉煌时期进入到温和渐进阶段,这给很多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民族记忆带来了一种创伤,而在民族记忆上形成的民族身份认同英国性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打击,并产生了困惑。罗伯特·格雷夫斯对英国性的刻画,表现对英国本土文化的珍惜和爱护,是战后英国恢复和重建的意志相符合,是时代的一种精神。诗人着眼于地方性、特色性的写作,也是当今诗歌创作的重要原则。

个人与时代的关联

罗伯特·格雷夫斯《战争诗抄》中的大部分诗歌是诗人在战中完成并陆续发表的。这些诗歌既有对英勇不屈、战士友谊的赞美,也有对美丽家乡的思念;既充斥着恐怖血腥的描绘,也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尤其突出的是,罗伯特·格雷夫斯并没有局限于简单地抒发他对战争的痛恨之情,而是从新的角度、以其哲人般的智以独到的艺术手法向读者成功地展示了一种对战争与和平死亡与生命野性与温情恶与的深刻思索。而诗人在《战争诗抄》中突出的理性思索的产物便是:战争非人、人性善恶兼有、人心向。诗歌中英国花园是诗人理想的一种英国性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旧英国极深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读者以及文明传统的责任感。

在战后初年,与其他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诗人相似,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创作力也似乎为战争所束缚。在相继出版的三部诗集一一《宝盒》(1919)、《乡间情感》(1920)和《窗玻璃》(1921)中,罗伯特·格雷夫斯不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化入其中,而且体现出整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出个人和时代对于战争创伤和情绪的逃避。对于个体情绪的间离自始至终贯穿在罗伯特·格雷夫斯的诗歌中,从早期的规避到后来的客观陈述,他一方面表现出个人与时代的体验与情绪、一方面又与之保持距离,在这些诗句中透露出内心的忧惧。

人物影响

运动派称罗伯特·格雷夫斯为英国性的典型作家,英国血脉诗人的典型代表。罗伯特·格雷夫斯用旧有的形式来表达当下的内容,他的诗歌启发了同时代的诗人,让他们看到了把传统和当下性结合起来的可能性。罗伯特·格雷夫斯的诗风不仅影响了英国的运动派和集团派诗人,对当今的谢默斯·希尼乃至各国其他诗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罗伯特·格雷夫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他在人才辈出的英国诗坛占据一席之地,并影响着后来的运动派诗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作为诗人的罗伯特·格雷夫斯不属于任何一派。由于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1961年他接替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当选为牛津大学诗歌教授。虽然新一代诗人不断涌现,但罗伯特·格雷夫斯在英国诗坛的地位依然稳固,根据诺曼·黑顿 1978 年的调查读者认为在当代诗人中罗伯特·格雷夫斯名列第三,仅次于当时风头正劲的休斯和“运动派”旗手菲利普·拉金”。随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罗伯特·格雷夫斯的爱尔兰出身也引起评论界的兴趣。 1974 年出版的《法伯爱尔兰诗集》给予他较大的篇幅,而法兰·布里尔顿则将他放入爱尔兰诗人群体中来阐释认为罗伯特·格雷夫斯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爱尔兰背景。从批评界的持续关注可见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影响之长远。

荣誉成就

1934年罗伯特·格雷夫斯因小说《我,克劳迪斯》被授予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1968年,罗伯特·格雷夫斯获英国女王金质奖章。

1971年,罗伯特·格雷夫斯成为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荣誉研究员。

罗伯特格雷福斯曾11次以上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罗伯特·格雷夫斯列在诗人角石板上。

观察家报》所评《向一切告别》:“首度面世时,这本书就已是公认的经典之作。”

卫报》将《向一切告别》选入“各时代最伟大的100部非虚构作品”。

耶鲁大学人文公开课“欧洲文明”也将《向一切告别》列入课程推荐书目。

1985年11月,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角公开陈列的石板上,位列被公开纪念的十六位伟大诗人之一。石块上的铭文是罗伯特·格雷夫斯在大战中相识的诗人朋友威尔弗雷德·欧文所写:“我的主题是战争,以及战争的遗憾。诗即在遗憾之中显现。”在这十六名诗人中,罗伯特·格雷夫斯是当时唯一在世的诗人。

人物评价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在他的“书之书”《私人藏书》里,推荐过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历史小说《我,克劳迪亚斯》,也对罗伯特·格雷夫斯献上了毫无保留的赞誉:“罗伯特·格雷夫斯是本世纪最有个性的作家之一,他既是了不起的诗人、诗学专家、敏感博学的人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小说家、故事作家、神话学家。”

1962年罗伯特·格雷夫斯被W.H.奥登誉为"现世最伟大的诗人"。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论散文写作的名篇《剪掉散文的辫子》中,开首就写道:“英国当代名诗人格雷夫斯曾经说过,他用左手写散文,取悦大众,但用右手写诗,取悦自己。对于一位大诗人而言,要写散文,仅用左手就够了。”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在札记中,称罗伯特·格雷夫斯“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参考资料

罗伯特·格雷夫斯.豆瓣.2023-06-24

罗伯特·格雷夫斯 Robert Graves.豆瓣读书.2023-06-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