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效应 :罗生门效应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5

罗生门效应(英语:Rashomon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目击者们在提及一事件时的证词并不可靠,且给出自相矛盾的解释或描述。这一效应在犯罪学社会学社会科学中也有广泛应用,涉及人类感知、记忆和描述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起源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一部小说,后来黑泽明用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小说《林中事》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取名就叫《罗生门》。电影中的四名目击者以四种相互矛盾的方式描述了一起谋杀案,由此产生了罗生门效应的概念。

发展含义

罗生门效应描述了在发生问题时,每个人都各执一词,互相掩护,推脱责任,制造假象,导致事实真相难以明了。在现代学术背景下,罗生门效应被定义为一种“对理解复杂和含糊的情况所需的知识论框架或思维、认知和记忆方式”的术语。

引用出处

由美国人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文译本,中信出版社)的前言中提到:“我发现人们对乔布斯有着十分强烈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罗生门效应十分明显。”

学术研究与应用

罗生门效应不仅在文学和电影领域得到探讨,也在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中被广泛研究。2015年11月6日,帝博大学媒体与电影学助理教授布莱尔·戴维斯(Blair Davis)与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和王建(Jan Walls)共同出版了《罗生门效应:黑泽明、罗生门及其遗产》(Rashomon Effects: Kurosawa, Rashomon and their legacies),深入探讨了该术语的历史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罗生门原理

利兹贝克特大学客座教授瓦莱丽·亚利亚(Valerie Alia)将罗生门效应称为“罗生门原理”(The Rashomon Principle),她自1970年代末以来便一直使用这种变体,并在1997年的文章《罗生门原理:写民族志的记者》(The Rashomon Principle: The Journalist as Ethnographer)和2004年出版的著作《媒体伦理与社会变迁》(Media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中使用罗生门原理一词。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Karl G. Heider)于1988年在一篇人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为罗生门效应提出了一个有用的说明,他以这术语来表达感知的主观性对回忆的影响,目击者凭此能够对事件产生截然不同但同样合理的描述。

法律案例

在2020年澳洲昆士兰最高法院的《澳大利亚进步研究所有限公司诉昆士兰选举委员会和奥尔斯案(第2号)》中,兼任昆士兰大学法学教授的彼得·阿普尔加思法官(Peter Applegarth)提到罗生门效应,描述了证人们如何以不同且矛盾的方式描述一事件,体现出他们是用主观和利己主义的方式解释自己的主张,而不基于客观事实。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