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刚 :数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8:21

肖刚(1951年9月-2014年6月27日),江苏无锡人,是20世纪80年代代数几何领域的领军人物,享誉数学界的天才型数学家之一。他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尼斯大学担任教授,并在法国从事计算机教研工作。肖刚的研究成果在代数几何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代数曲面的纤维化、高次典范除子、曲面自同构群等方面的贡献。

主要贡献

1985年,肖刚在其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在Horikawa作的基础上,对亏格二的纤维化作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分类结果,特别是证明了关于这种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猜想(K2≤8X)以及对不规则的亏格二纤维化进行了完整的分类。

1987年,肖刚找到一批具有正指数的代数曲面的例子,进而得到单连通的曲面,且斜率达到2.7。同年,陈志杰运用基变换和覆盖技巧,证明了在陈数的斜率小于2.7的范围内,单连通代数曲面的存在性。

1987~1990年,肖刚建立一个关于纤维化斜率的不等式λ≥4(g-1)/g证明某一类低斜率一般型曲面中一定存在亏格较低的纤维化;得到了纤维化的不规则性的上界的几个估计;求得了任意纤维化的稳定化基扩张(即稳定约化)的次数的上确界。

1989年和1990年,肖刚的同事杨劲根给出了五次K3曲面的完整分类,并对其上可能有的特殊奇点作了几何上的刻划;研究四次曲面和六次代数曲线上的有理二重点的分布;找到一切可能的分布。

1990年,肖刚的学生翁林在《中国科学》上,给出一批新的有亏格二曲线束的数值Campedelli曲面。肖刚研究了一般型曲面的2—典范映射的次数,解决X=1,Pg<2以外的情形。他对典范映射(即n=1)的研究结果改进了Beauville的工作,并提出一些猜想。

同年,肖刚的学生孙笑涛在《数学学报》上,讨论具有典范线束的曲面的性质,证明了肖刚猜想的一个特殊情形:一般型曲面的典范线性系诱导的超椭圆纤维化的亏格≤4(当Pg≥0时)。

肖刚在(Invent. 数学)上,证明了曲面自同构群中的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子群的阶有一个与陈数成线性关系的上界。这也是他最为得意的工作之一。

主要作品

获得奖项

肖刚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在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并获得第三届陈省身数学奖。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已有3位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位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逝世

2014年6月27日,肖刚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他的逝世在国内外代数几何学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