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氏麂 :主要产于缅甸南部及泰国西部

更新时间:2024-09-21 01:16

菲氏(学名:Muntiacus feae),学名来自最早采集标本的意大利博物学家莱昂纳多·菲亚(Leonardo Fea),体重约20~22千克,毛色呈灰褐色,四肢呈黑褐色,额部有黑色及浅黄夹杂的短毛簇,雄性具较短的头角。主要产于缅甸南部及泰国西部,在缅甸北部及中国西藏、云南省也曾有发现菲氏麂的报道,但多为其他麂类误记。菲氏麂栖息于中海拔山地丘陵地区的常绿森林、乔灌木混交林中,夜间觅食,以树叶、果实为主食。在泰国西部森林,菲氏麂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麂类,但由于种群缺乏详细调查,自1996年以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菲氏麂评为数据缺乏(DD)。

分类及发现历史

分类

菲氏麂鹿鹿科(Cervidae)鹿亚科(Cervinae)麂族(Muntiacini)麂属(Muntiacus)。麂类过去常被视为鹿科下一个单独亚科,但近年来分子学研究倾向于将它们划归为鹿亚科中一个较基底的族。菲氏麂命名以来,其分类地位曾一度与黑麂等物种纠缠不清,至2006年最终通过染色体研究,确认菲氏麂为可成立的物种。

发现历史

自19世纪被西方学者发现以来,菲氏麂标本一直鲜少被采集到。1887年3月27日,菲亚在英属缅甸德林达依省山区(今德林达依省)采集到1头雄性菲氏麂,1889年英国动物学奥德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意大利博物学家贾科莫·多利亚(Giacomo Doria)对标本作了简短记述及命名。1892年,托马斯又对正模标本补充了较详细描述。1914年,于东南亚考察的英国学者格雷梅·盖尔德纳(Graeme Gairdner)在丹那沙林地区又获得1张菲氏麂皮,是被豹咬死后又被当地居民吃剩的残皮,为此物种标本第二次记录。

形态特征

外貌特征

菲氏麂头体长90~100厘米,尾长10~17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20~22千克。与雄性较大的赤麂小麂不同,菲氏麂雌大雄小,雌性约比雄性高6~7厘米。

菲氏麂毛色呈均匀的灰褐色,前后肢色泽较深呈黑褐色,四肢上分布有浅色斑块,头颈部呈黄褐色。额部毛簇与赤麂类似,毛簇长度短,呈浅黄色,并带有向两边伸展的黑色毛簇。雄性具有较短的头角,形态似蟹钳状,雌性无角。尾部外观与黑麂接近,尾背黑色,尾腹面生有白色毛发。眼下具眶下腺,可分泌信息素标记领地。

基因学特征

基因研究显示,在麂属中菲氏麂与黑麂的关系,相对赤麂更为密切。

菲氏麂染色体二倍体数目雄性为14,雌性为13,相比其他麂类较高,显示它们经历了更快速的染色体进化。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菲氏麂分布于缅甸德林达依省地区及接壤的泰国西部,是否存在更北的分布区域尚未确定。缅甸北部的红岗野生动物保护区(Hponkanrazi Wildlife Sanctuary),曾记录到一只特征接近菲氏麂的雄麂,这一地点已远离传统认为的菲氏麂分布区域,但这一记录是否属于菲氏麂存在争议。

在中国,前苏联学者索科洛夫(Sokolov)曾报道他于1956年7月15日,在云南金平县与屏边苗族自治县附近采集到菲氏鹿(据一不完整的皮)。但据该地区多次实地调查,并未发现菲氏麂存在,索科洛夫的“菲氏麂”标本或许是毛冠鹿之误定。1984年,张词祖等报道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林芝市采集到6个菲氏麂标本,但这些材料不能排除属于1990年命名的贡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

2022年5月,有消息称布设于墨脱县境内的红外自动相机,拍摄到菲氏麂的活动影像,但这一个体实际很可能是浅色型贡山麂,截至目前,中国仍没有菲氏麂存在的明确证据,已知记述基本为贡山麂或其他麂类的误记。

栖息地

菲氏麂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亚热带森林中,多见于山地丘陵带常绿森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有时也能在柚木林发现它们,很少离开茂密植被进入田间觅食。

在泰国奎布里国家公园,菲氏麂在常绿森林中比较常见,即使在海拔超过300米的地区,也比赤麂更频繁被红外相机捕捉。然而在相对开阔的落叶森林中,赤麂占明显主导地位。在泰国西部其他保护区中,菲氏麂相对罕见,可能由于雨影效应使这些地区降水更少。理论上菲氏麂更喜爱相对湿润的栖息地,因此在环境更潮湿的缅甸德林达依省地区,菲氏麂分布密度可能更大,但由于缺乏研究,这一猜测尚未被证实。

生活习性

食性

菲氏麂主要在夜间觅食,以树叶、果实为主食,也吃草本植物、树皮和蘑菇。相比于草,菲氏麂更倾向易于消化的柔软植物。与其他麂类一样,菲氏麂也会偶尔进食动物性食物,如鸟卵、幼鸟和其他小型动物。它们的瘤胃有两个盲囊,消化食物的速度比食草的偶蹄目更快。

行为

菲氏麂是独居的夜行动物,由于研究与观察十分有限,对于它们在野外的行为至今知之甚少,雄性可能会用角或犬齿争斗,但不同于野外观察较多的赤麂小麂,菲氏麂雌性大于雄性,在社会行为上它们可能存在差异。

在受到惊吓时,菲氏麂会沿行进轨迹进行一系列敏捷的跳跃。此外,受惊的菲氏麂会发出吠叫声,可能是为了提醒同一区域的同类注意危险。菲氏麂可通过外翻眶下腺,分泌信息素标记领地。

生长繁殖

菲氏麂可能像其他亚热带麂一样全年繁殖,但繁殖季似乎集中在冬季。对菲氏麂的繁殖行为缺乏研究,但它们可能与其他麂属类似。雌性菲氏麂大约1岁进入初情期,一胎一崽,幼崽颜色较深,幼崽会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直到成熟,雄麂性情孤僻,可能只在交配期间与雌性接触,几乎不会参与育幼。

野生菲氏麂的寿命不明,参考其他麂类估计一般在10年以下,圈养个体最长存活到接近12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菲氏麂在泰国西部常绿森林中并不少见,通艾野生动物保护区(Thung Yai Wildlife Sanctuary)和奎布里国家公园(Kui Buri National Park)是菲氏麂大量分布的地点,在这里野生菲氏麂经常被摄像机捕捉和观察到,甚至比赤麂更为常见。但是在缅甸,目前尚缺乏对野生菲氏麂种群的监测。

保护级别

1979年,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将菲氏麂列为濒危物种。由于缺乏种群规模和分布范围信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菲氏麂修订为数据缺乏(DD)。菲氏麂未列入CITES附录。

致危因素

菲氏麂主要威胁为栖息地减少和狩猎,不过目前在泰国的分布区域,菲氏麂似乎得到了有效保护,其栖息地规模较大,生态完整,受威胁程度不高。在泰国奎布里国家公园低海拔地区,菲氏麂和赤麂同域分布,且都受到类似程度猎杀,表明两个物种对狩猎有相似的耐受程度。过去奎布里国家公园中的捕杀被认为相对较重,足以显著减少所有有蹄动物种群,尽管保护措施启动后似乎扭转了局面。

缅甸德林达依省的菲氏麂分布区域,自然生态保存相对完整,但缅甸南部部分森林正在转变为油棕种植园,导致大片低地自然林区被摧毁,对菲氏麂可能造成一定威胁。生活在相对高海拔区域的种群能够保持安全,但由于对菲氏麂分布海拔之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无法对这种威胁进行充分评估。

另外,由于缅甸南部边境地区局势混乱且缺乏监测,这一区域偷猎压力明显大于菲氏麂在泰国的分布区,有蹄动物密度可能相对更低。

保护措施

由于缺乏该物种更多信息,目前在泰国、缅甸两国尚无专项保护措施,但是对泰国西部偷猎的有力管控,使各种有蹄动物数量都得到良好恢复。在泰国,菲氏麂主要集中于保护区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缅甸,保护区内外都有菲氏麂种群存在;对于缅甸境内分布的种群,亟需进一步监测,以明确该国保护措施的制定。在监测项目开展之前,对缅甸低海拔林区需加强保护,避免菲氏麂潜在栖息环境的丧失。

参考资料

西藏首次拍摄到清晰菲氏麂影像-新华网.www.news.cn.2022-07-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