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凤鹛 :IUCN无危物种,绣眼鸟科、凤鹛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3-06-21 12:13

褐头凤(Yuhina brunneiceps),绣眼鸟科、凤鹛属鸟类,体长120~130mm,属于小型鸟类。其头顶有可竖立的红褐色羽冠,羽冠两侧黑色,头两侧眼后各有一条黑线,末端与一条由下喙基部延伸出的黑色弧线相接,背、肩、腰都为灰橄榄褐色。

褐头凤鹛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m的山地森林上层。常小群出现,有时与其他鸟类混群,可见于林地的树枝上,以花蕊、花蜜、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叫声婉转悦耳。

褐头凤鹛繁殖期为3月下旬到9月下旬,由多对亲鸟共同筑巢、将卵产在同一巢内、孵卵、育雏。褐头凤鹛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无危物种。

形态特征

褐头凤鹛具有可竖立的红褐色羽冠,从额部延伸至后头,下方、后枕和下体为白色,羽冠两侧为黑色,头两侧眼后各有一条黑线,末端与一条由下喙基部延伸出的黑色弧线相接,在其白色的头部十分显眼。颊和耳羽呈淡黄白色,其余上体包括背、肩、腰为灰橄榄褐色,翼和尾羽暗褐色,羽缘呈橄榄灰,尾羽上有不明显的横纹,尾上覆羽为灰橄榄褐色,尾下覆羽有栗褐色纵斑,各羽羽轴呈黑色。雌雄外观相似。褐头凤鹛的虹膜为红色,喙为黑色,脚为黄褐色。

褐头凤鹛为小型鸟类,体长120~130mm,对16个标本测量结果表明其体重为10~15g,其余大小度量: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褐头凤鹛是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的中国特有鸟类。

栖息环境

褐头凤鹛主要栖息于中国台湾省海拔1000~3000m的山地森林,活动于阔叶树林和针阔混合林的上层,有时在冬季也会下到10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它对树林的环境非常适应,依次喜欢茂密的树林、空旷的树林、果园、建筑物和池塘等生境。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非繁殖期的褐头凤鹛常形成小群,群体规模通常约为3至7只,它们频繁在乔木枝叶间活动,有时在枝间跳跃,有时则悬挂于枝头,还会下到灌丛中觅食。它们有时会与绿背山雀红头长尾山雀等小型林鸟组成混群,但混群时间较短,不久便散去。同群内的褐头凤鹛也会两两成对活动,休息时相互理羽,也会在夜间共眠。

觅食

褐头凤鹛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在树冠层的枝叶间觅食,食物包括花蕊、花蜜、果实、种子和昆虫。有时,它们也会在清晨到路灯下觅食前一夜聚集的夜蛾科

鸣叫

褐头凤鹛的鸣声悦耳婉转,为一系列清晰的尖锐口哨声,类似于汉语的“吐米酒”。在繁殖季节,它们以“吱吱”声来联系,雄性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高级别的雄鸟通常会通过高音鸣唱来宣示领地,而低级别的雄鸟只会在高级别的雄鸟不在场时,发出较小的音调。当一群褐头凤鹛遇到另一群时,它们会发出警戒声。

迁徙

褐头凤鹛是中国台湾常见的留鸟,属于中国台湾特有的物种。在寒冷的冬季,它们还会进行垂直迁移,由海拔较高的地区向海拔较低的地区移动。

生长繁殖

筑巢及交配

繁殖期从3月下旬到9月下旬,褐头凤鹛在此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它们常常以合作方式筑巢,通常于3~4天完成营巢,它们共同营造并防卫领地,一巢可供多对亲鸟使用。亲鸟群的大小从3到8只不等,4只一群最为常见。通常营巢在枝叶茂密的小树或者灌木枝杈上,巢距离地面1.5~3.5m。巢是碗状的,由蜘蛛丝、细草根、苔藓植物、蕨类和草叶等材料构成。巢宽9~10cm,高4.5~6cm,口径5~6cm,深3.5~4.0cm。

在巢筑好之后,它们进行交配,直到孵卵前期仍有交配行为,它们互相追逐以完成繁殖。褐头凤鹛在繁殖季节初期完成交配,它们通常通过相互依偎、理羽等亲密行为来巩固配偶间的忠诚感情。

产卵及孵化

褐头凤鹛通常以集体互助的“合作生殖”模式,来进行孵卵与育雏的繁殖阶段。褐头凤鹛每窝通常有多对亲鸟共同产卵,数量为4~8枚。卵呈淡绿蓝色或淡青色,钝端有灰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斑点,大小约为18mm×14mm。所有亲鸟都会参与孵卵工作,在褐头凤鹛的公巢中,曾经观察到6只成鸟一起孵卵的情况;但雌雄孵卵时长不均,通常雌性孵卵时间更长。随着繁殖群内鸟数量的增加,孵化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幼鸟生长

幼鸟通常由数对亲鸟共同抚养成长,雏鸟晚熟,口腔为粉红色,无斑点,喙边缘为黄色。亲鸟在孵卵和抚养幼鸟的过程中分工不平均,一般雌性会承担更多的孵化工作,而在喂养幼鸟方面,鸟群内亲鸟分工相对较为平均。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尽管褐头凤鹛仅分布在中国台湾,但数量较为丰富,未受到重大生存威胁。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可能会造成褐头凤鹛种群数量减少。然而,褐头凤鹛生存能力强,即便是在中国台湾中海拔山区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褐头凤鹛仍可在残存的保护林中生存。

保护级别

2000年8月1日,该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无危(LC)。

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为无危(LC)。

2015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为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