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贯市村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7

西贯市村是北京市最大的回族同胞集聚的地区,村内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是回族,人数约1200人。

2001年,西贯市村建立“回族历史博物馆”和“麻兆庆纪念馆”的规划得到了阳坊镇的肯定。2005年,“回族历史博物馆”已正式开馆。

历史沿革

西贯市村隶属于昌平区阳坊镇,旧称灌石村。这个名字第一次记载下来,是在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编的《大元一统志·大都路》一书里,此时的元大都刚刚落成。而“贯市”两个字出现,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穆斯林文化风格造就了无数勤劳朴实的人们,也创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以涮羊肉为主的社会公众餐饮业十分兴旺,胜利集团、大都集团是这里的龙头企业和排头兵,他们的穆斯林文化园、大都综合楼,以诚待人,以德经商,名声享誉京城内外。在西贯市村有一座清真寺。创建于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原称“灌石村清正礼拜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传,贯市回族和京南西红门镇等村的回族于明初跟着朱棣北上来京,分别落居两处。贯市村回民老户姓氏甚多,如李、海、张、康、陈、黄、高等,以李姓较为多户。北京回民有“红门陈、贯市李”之说。又有考证,贯市李从南京二郎岗迁来,经德州市沧州市,几经辗转,落户贯市,蕃衍到今。贯市村和贯市清真寺在教门、历史、建筑、文物、人物、碑文、传说等各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北京市现恢复清真寺有60多座,按照始建年代排行,西贯市村清真寺排第六位。牛街地区有了该地礼拜寺,被誉为北京市伊斯兰教第一圣地‘小麦加’,而西贯市村凭该清真寺,也被誉为北京的伊斯兰教第二圣地‘麦地那’。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弃北京而外逃经过的第一站就是西贯市村,进驻西贯市村清真寺。西贯市村接待了慈禧一行,第二天村民又护驾引路,使慈禧一行得以脱离危险。那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如果当初西贯市村回民不收留慈禧,或者是愤怒于她的卖国弃国而置之于死地,那么,后来的一切历史将有可能重写。

如今,走在西贯市村,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各族群众在互相尊重生活习俗、保护民族文化的不成文的规定中,愉快地生活着。

西贯市村位于昌平区西北角,南与海淀区接壤,距天安门30公里,西背驻跸山,东南临京密引水渠,西六环

路和沙阳路分别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景色宜人。村域总面积有2000多亩,居住地面积有500亩,当地居民约有2000人,总人口有4000人左右,85%都是回族,有京北回族第一村之称。

经济

农贸市场,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阳坊涮羊肉特色餐饮知名度的稳步提升,西贯市清真寺的小吃受到全国广大穆斯林的一致好评,使阳坊地区的餐饮业知名度的稳步提升,提高产值同时增加了地方就业,也提高了阳坊地区的整体形象。

文化

历史古迹

西贯市村清真寺,创建于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原称“灌石村清正礼拜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庚子国难”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沦陷,慈禧光绪帝出逃,数十人于当年农历七月二十日晚来到西贯市村,饥寒交迫,夜宿西贯市清真寺,受到族长、掌教及村民热情款待。慈禧太后把村民供奉的老棒渣粥封为“御米”,俗称玉米。

参考资料

北京昌平区阳坊西贯市村清真寺_雪域高原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e7efc0102z9lg.ht.2021-05-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