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翼龙 :诺曼底翼龙

更新时间:2024-09-21 19:33

诺曼底翼龙(学名:Normannognathus)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个属,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奇阶。该属的化石首次在1993年由Jean-Jacques Lepage在法国上诺曼地滨海塞纳省瑟堡-奥克特维尔海岸发现,随后在1998年由埃瑞克·比弗托等人命名为新属,模式种为沃氏诺曼底翼龙(N. wellnhoferi)。属名意为“来自诺曼底登陆的颌部”,种名则是为纪念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尔赫费尔。诺曼底翼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德国翼龙属科,因为外形类似德国翼龙,而骨质冠饰类似准噶尔翼龙。然而,大卫·安文在2006年提出诺曼底翼龙是准噶尔翼龙超科的原始物种。

形态特征

诺曼底翼龙的正模标本(编号MGCL 59'583)包含头颅骨的左前部和下颌,口鼻部低矮而尖,稍微向上弯。上颌只有鼻孔之前的段落被保存下来,后段可发现骨质冠饰。诺曼底翼龙的上颌中央线有一个骨质高冠饰,边缘有一个凹面,中间圆顶后逐渐下弯。

骨质冠饰可发现纤维的结构,显示生前可能由角质覆盖。诺曼底翼龙的头冠形状类似准噶尔翼龙,而且比德国翼龙属的还大。与其他翼龙目相比,诺曼底翼龙的牙齿较粗壮。前上颌骨每边有5颗牙齿,上颌骨每边有9颗以上牙齿,而齿骨每边有至少14颗牙齿。由于颌部化石并非左右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上颌骨、齿骨的数量并不明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