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新 :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7

谢昭新,男,教授,现任安徽新华学院文传学院院长。

人物介绍

谢昭新,男,院长、教授,现任安徽新华学院文传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上,著述甚,国内著名老舍研究家。

主要成就

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4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00多万字。在韩国《中国学报》等国外杂志发表论文4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2000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4年获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现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和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学思想研究》。其子谢琰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

讲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老舍研究、现代皖籍作家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

科研成果

著作类

专著:

《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

《现代皖籍作家艺术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理念、创作与批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合著:

老舍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10月)

《中国现代六大名家名作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编:

中国文学名作欣赏》(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编:

《新编中国文学史》(明天出版社,1989年5月)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教社,1999年8月,又2004年7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析》(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老舍文学词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2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副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主要论文

《评朱湘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3期)

《论〈补天〉隐性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3期)

《老舍散文艺术欣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2期)

《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1期)

《论苏雪林散文艺术风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1期)

《论阿英历史剧的艺术风格》(《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4期)

《论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个性》(《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3期)

《乌鸦·枣树·黑色人--鲁迅作品的色彩象征》(《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3期)

《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韩国《中国学报》第40辑,1999年12月)

《地域文化与现代皖籍作家的文学创作》(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第18号,2000年6月)

《论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

《\u003c从四世同堂\u003e到\u003c茶馆\u003e——论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001年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又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论沈从文的文学理论批评》(《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4年4期)

《论胡适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性贡献》(《学术界》2004年5期)

《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江淮论坛》2004年6期)

《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科》2004年第4期)

《论老舍诗学“现代性”审美品格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 期。

《从\u003c鸭嘴涝\u003e到\u003c山洪\u003e的版本修改演化看吴组文学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