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海豹 :海豹科小头海豹属下的一种淡水海豹

更新时间:2023-02-03 15:25

贝加尔海豹(拉丁学名:Pusa sibirica)是一种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特有的淡水海豹,是小头海豹属的一种。贝加尔海豹整体外貌呈圆润的纺锤形,眼睛大而圆,没有明显突出的外耳廓,浑身长满钢灰色的浓密短毛,有粗短的蹼状前鳍与较长的尾鳍。成年体长大约在130~150厘米,重量大约为50~130千克

其种加词“sibirica”的意思为“西伯利亚地区的”,用来形容其栖息地贝加尔湖。贝加尔海豹只栖息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区域,包括湖中的群岛与整个湖岸。贝加尔海豹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远离湖岸的开阔水域,湖水的结冰情况决定了它们的季节性节律行为。夏季到初秋,在湖水尚未结冰时,它们会分散在湖面,偶尔聚集在岸边。当每年9月左右湖面开始结冰后,贝加尔海豹会迁徙到结冰更快的湖湾区域。为了繁殖,它们会在冰面上筑巢,并在冰层下挖出呼吸孔。贝加尔海豹最为重要的整个繁育幼崽的过程会全部在冰面上完成。

贝加尔海豹与塞马环斑海豹(Pusa hispida saimensis)、拉多加环斑海豹(Pusa hispida ladogensis)一同属于仅有的几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海豹(Freshwater seal)。但后两者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环斑海豹亚种,它们的其他种群依旧生活在海洋中,贝加尔海豹是唯一的淡水海豹种群。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贝加尔海豹总数量约为54000只。此外,在同年的濒危物种评定中贝加尔海豹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分类和演化

分类与研究

贝加尔海豹属于食肉目(Carnivora)—鳍足类(Pinnipedia)—海豹科(Phocidae)—小头海豹属(Pusa)。

贝加尔海豹最早是在1675年被发现的,由大祭司Avvakum和俄罗斯驻华使节尼古拉·斯帕法瑞(Nikolay Spafary)发现并报告贝加尔湖海豹的存在。第一个给贝加尔海豹取学名(Pusa sibirica)的人是格林(Gmelin)。在整个贝加尔海豹的研究历史上,分别由T.伊万诺夫,И.И.(T. Ivanov )(1938年)、N. 斯维里多夫(Sviridov)(1954年)和帕斯图霍夫(V. Pastukhov)(1993年)作出了关于贝加尔海豹在生物学、生态学和商业捕猎方面的系统研究与评估。

物种历史

对于贝加尔海豹为何会出现在贝加尔湖中,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它们的颅骨结构与染色体分析显示出它们与里海海豹(Pusa caspica)以及北极环斑海豹(Pusa hispida)具有亲缘关系。通常来说海豹都是生活在海水中,有人猜测在贝加尔湖内部有一条水道与大西洋相连。也有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海豹是在某个时期为了觅食而逐渐迁移到内陆地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随着北极冰块的向南推进,食物紧缺的贝加尔海豹也随之南下。它们顺着变深的河床和冰川到达贝加尔湖区域,最终随着冰河期的结束而被滞留在了这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系统发育

大多数形态学和分子学数据支持海豹的两个亚科,即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僧海豹和南方海豹,包括象海豹)和海豹亚科(Phocinae)(北半球海豹)的单系性。。其中,豹海豹(Hydrurga)、食蟹海豹属(Lobodon)、大眼海豹属(Ommatophoca)和韦德尔氏海豹(Leptonychotes)这四个单型属共同构成一个单系群,贝加尔海豹与环斑海豹属互为姐妹群。

形态特征

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豹之一。它们的外形具有鳍足类的典型特征,纺锤形浑圆的躯干,没有明显的颈部分界线。成年个体身长在130~150厘米左右,体重在50千克~130千克。雌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雄性只比雌性稍大一点。出生时,幼崽身长在65~70厘米,体重大约3~4千克。贝加尔海豹全身脂肪覆盖的厚度从1.5厘米~14厘米不等,最薄的部位在前鳍肢与头颈部,尾鳍部则没有脂肪。成熟体雌性的脂肪量会多于雄性,成年体会多于幼体。

贝加尔海豹通体布满了浓密的短毛,长度可达2厘米。背部皮毛呈钢灰色,腹部有淡黄灰色的皮毛,少数个体的皮毛上会出现斑点。全身仅在耳廓边缘、眼睛及鼻孔附近没有毛发覆盖。贝加尔海豹幼崽出生时浑身长满柔软的白色皮毛,但很快(约6~8周后)就会随着成长褪换为深灰色。它们的前鳍肢上长满皮毛,尖端处有尖锐而强壮的爪子,掌间有蹼,而尾鳍上的爪子部分则非常细弱。

分布栖息

贝加尔海豹是全世界唯一仅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种群,是俄罗斯贝加尔湖水域的特有种。相对而言,它们更多的集中在湖的北部。

生活习性

季节性节律行为

随着每年3月~5月的融冰期,贝加尔海豹会进入季节性换毛期。它们会向湖的北部迁移并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换毛期结束。这段时期,所有的海豹包括幼崽都将换上更加有光泽的新毛,而老化的毛发将随之脱落。由于它们通常都在冰面上进行换毛,如果此时该水域的冰层已经完全融化,则会被迫前往岸边换毛。

贝加尔湖每年都会完全结冰,在冬季,冰层的厚度达到50~140厘米。由于贝加尔海豹一年中最重要的繁殖工作将全程在冰面上完成,它们在冬季开始前便会大规模迁徙前往冰层形成更快的区域。与远离湖岸的开阔水域相比,此时湖湾与浅滩区域会更快结冰。这个季节里,贝加尔海豹会开凿气孔。它们会先寻找冰层较薄的地方,从刚刚开始结冰时便先预留气孔。在最薄的冰层处,贝加尔海豹会直接用头部和牙齿将冰面顶开。而在冰层达到2~2.5厘米这种稍厚一些的部位,它们会用前鳍拍打并敲碎。当冰面厚度达到3~6厘米时,它们会改用锐利的前爪将冰层挖出气孔,通常气孔的直径达到15~20厘米。当冰面越来越厚时,贝加尔海豹甚至可以在1米厚的冰面下挖出洞口,这些洞都是圆柱形,在冰层上方的雪层中还连接着同样直径的空气囊,方便海豹在整个冬季的呼吸与出入。

聚集行为

贝加尔海豹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独居动物,但它们也有着大规模的聚集行为。大约从4月初开始,贝加尔海豹会大量聚集在冰层融化的湖面并觅食。在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通常会有200~500只海豹同时聚集在同一片区域。5月开始,大部分海豹会北上,在冰面上完成换毛。但如果冰融化得过早,海豹无法在冰上完成换毛,它的聚集地就会被限制在贝加尔湖的乌什卡尼群岛(Ushkany Islands)上。此时,整个群岛的海岸线都是贝加尔海豹的栖息地,几十到上百只海豹会聚集在一起换毛和休息。而在夏季的几个月中,它们会往湖的东南部行进,此时会有大量海豹聚集在湖岸边晒太阳,而秋季又将各自返回结冰的区域。在冬季,海豹们在使用冰面的气孔进行呼吸和移动时经常会有多只海豹共用一个气孔的情况。

觅食习性

贝加尔海豹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一种贝加尔湖特有的油鱼(golomyankas),此外还有小黄鳍鱼(C. dybowskii)、贝加尔湖黄鳍鱼(Cottocomephorus growingki)和长鳍鱼(C. comephoroides)。贝加尔海豹的进食时间主要集中在黄昏和黎明前后,这是因为作为其主食的油鱼通常在白天时会潜藏于湖底更深处,而此时会大量聚集于距离湖面大约100米处。

根据海豹年龄的不同,它们的捕食区域也不一样。靠近湖岸边觅食的通常是1~3岁的幼年海豹,而离岸边更远的是成年海豹。与成年海豹不同,幼年海豹无法长时间潜水,因此它们以沿岸地区的小黄鳍鱼为食,而成年海豹则以贝加尔湖更开阔水域中的甲壳亚门和鱼类为食。由于夏季水温升高,食物匮乏,此时贝加尔海豹不会在湖的浅水区域觅食。一只成年贝加尔海豹一天大概需要进食3~4千克的鱼,一年会吃掉大约一吨多的鱼,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油鱼。

生长繁殖

繁殖

雄性贝加尔海豹会与多只雌性进行交配,交配行为通常发生在水中,交配期一般在5月。怀孕的雌海豹将始终栖息在冰面上,经过9个月的妊娠,幼崽通常是在2月中旬到3月初在冰面上出生。贝加尔海豹通常为单胎繁殖,但偶尔会出现双胞胎,甚至会出现3~4只小海豹一同降生的情况。

它们会在冰面上筑造巢穴并在其中生下幼崽,海豹幼崽一般会在2~2.5个月左右断奶,有时哺乳期会长达3.5个月,这取决于冰盖的融化时间,冰面融化越早,海豹幼崽就越早断奶。在湖的南部出生的幼崽会更快断奶,因为这里的冰面将更早融化。

雌性贝加尔海豹会独自哺育幼崽,通常会在生育幼崽前筑巢,而这些专门建造的巢穴就是帮助幼崽躲避掠食者和极度严寒的最佳避难所。巢穴内部的温度达到0度甚至5度左右,而外部气温则低于零下15~20度,适宜的温度会帮助雌海豹节省养育幼崽的精力。当冰面融化时,巢穴也会随之塌,此时幼崽就将断奶,开始独立生活。

生长发育

幼崽出生时体长大约在65~70厘米,体重为3~4千克。雌性贝加尔海豹一般在3~6岁时达到性成熟,雄性会在4~7岁达到性成熟,雌性通常可以一直繁育到30岁。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的评定统计,2015年时全球贝加尔海豹大约在54000只。贝加尔湖的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比较相近,都属于饱和生态系统范畴,贝加尔海豹的种群数量刚好符合贝加尔湖的生物承载率。贝加尔海豹被列入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致危因素

贝加尔海豹最大的自然天敌是棕熊,但实质上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人类的捕猎。从古至今,海豹都是珍贵的狩猎对象,人类可以从海豹身上获取优质的皮毛、药用油脂以及肉类,海豹制成的商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此外,1987~1988年间,约有5000只贝加尔海豹死于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感染,人们认为这种病毒是从狗或其他陆地哺乳动物传播而来。但此后,该病毒已没有再在贝加尔海豹种群中出现过大范围的传播与致死。

保护级别

2015年,贝加尔海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