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茨氏拟态 :贝茨氏拟态

更新时间:2024-09-21 03:39

贝茨氏拟态,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 种的拟态现象,大多见于鳞翅目昆虫。1862年,英国博物学家H•W•贝茨首次以 假警戒色假说来解释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 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

生物科目

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大多见于鳞翅目昆虫。

发现历史

1862年,英国博物学家H·W·贝茨首次以假警戒色假说来解释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他发现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而这些色斑在被拟者所属的属中是典型的,在拟者所属的属中则是不典型的,这说明拟者的警戒色是假的,被拟者的才是真的,这种拟态现象后来就被称为贝茨氏拟态。

分布与进化

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被拟者的色斑通常是其所属分类群的典型色斑,而拟者的则相反。拟者和被拟者经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间,这样捕食者便难以将两者分清。拟者与被拟者必须非常相似,否则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拟者和被拟者的相似性仅限于可见的形态结构、色斑和行为等,不涉及解剖学特征。拟者的进化从一开始就需要一个大的表型的变化,所以大多数拟态图案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拟态发生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原模型的存在和恰当的突变的产生,也取决于模拟同一原模型的拟态种的数目,在没有其他拟态种时,拟态容易建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