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蕈树 :金缕梅科蕈树属下的植物种

更新时间:2024-09-20 22:00

赤水树(拉丁学名:Altingia multinervis)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蕈树属(Altingia)常绿乔木,赤水蕈树是中国贵州特有种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分布于赤水保护区的五柱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赤水的天台山,该树种喜光,在向阳山坡、山脊或林缘等光照条件较好的灌丛中生长较好,喜pH值为4.5-6.5的酸性土壤,在黄壤土上的长势比沙质土好,且较耐贫瘠,抗风性较强,但生长较为缓慢。

赤水蕈树嫩枝略有柔毛,有皮孔,干后黑褐色;芽体卵形,外侧有短柔毛,有多数鳞状苞片包裹着;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上面绿色,干后暗晦无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具叶柄;花单性,雌雄同株,花不具花被,雄蕊多数,花丝短,且不等长,花药倒卵形,侧面开裂;雌花有数枚苞片,具长的总花梗;花有萼片,没有花瓣;萼筒与子房合生,子房半下位;花柱线形,常反卷,常被褐色绒毛;头状果序圆球形;具果序柄;无宿存花柱,萼齿鳞片状或小瘤状。

赤水蕈树树干挺直,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建造建筑、制作家具等,也可作为优良的食用菌培养基和放养香的母树,其树皮流出的树脂还可作香料;另外因其为中国贵州特有植物,所以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赤水蕈树抗性较强,萌生性较强,可用作向阳荒山的造林树种。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和所生长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本身的特性等原因,导致赤水蕈树处于濒危状态,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为二级保护植物。

命名

赤水蕈树于1938年被中国植物学家钟朴勤采集于台州天台山,后经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鉴定为新种,在1947年被正式定名为“赤水蕈树”。

特征

赤水蕈树为常绿乔木

枝和芽

嫩枝略有柔毛,很短时间即变得秃净,有皮孔,干后黑褐色;芽体卵形,长约1厘米,外侧有短柔毛,有多数鳞状苞片包裹着。

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尾部长1厘米,基部圆或钝,稀为微心形,稍不等侧;上面绿色,干后暗晦无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10-14对,干后在上面显著或稍突起,在下面显著突起;网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很明显,边缘有钝锯齿,或靠近基部全缘;具叶柄。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排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再组成总状花序,每一头状花序有数枚苞片,花不具花被,雄蕊多数,花丝短,且不等长,花药2室,倒卵形,侧面开裂;雌花为头状花序,单生或再组成总状花序,有数枚苞片,具长的总花梗;花有萼片,没有花瓣;萼筒与子房合生,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枚,线形,常反卷,常被褐色绒毛。

果实

头状果序圆球形,直径2厘米,有蒴果10-18个;具果序柄,长2-3.5厘米;果几乎全部藏在头状果序轴内,无宿存花柱,萼齿鳞片状或小瘤状。

分布

分布范围

赤水市蕈树是中国贵州省特有种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分布于赤水桫椤保护区的五柱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赤水的天台山,分布范围为105°41′18″—106°00′59″E、28°23′54″—28°35′39″N。

栖息环境

赤水蕈树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山脊,以海拔900一1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较为常见,生长地气候为典型的河谷暖热气候,具有春暖夏热,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沛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18°C,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0毫米,相对湿度为70%-90%。

习性

适应性

赤水蕈树喜光,在向阳山坡、山脊或林缘等光照条件较好的灌丛中生长较好,喜pH值为4.5-6.5的酸性土壤,在黄壤土上的长势比沙质土好,该树种较耐贫瘠,抗风性较强,但生长较为缓慢。

物候

赤水蕈树一般树龄为15年时,3月上旬开花,花期通常为20天左右。

繁殖

赤水蕈树在自然条件下主要进行种子繁殖,但由于其种子具有香味,鸟类喜食,导致成熟种子少,并且该树种里面的种子裹有种皮,自然落果果肉、果皮腐烂时间长,种子萌芽低,又只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致使自然繁殖率低。

保护

种群现状

赤水蕈树区域分布狭窄,现存数量少,分布于中国贵州省赤水桫椤保护区的五柱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赤水邛崃天台山(延伸到四川省合江县的天台山区域仅有少数),数量仅有1740株,其中桫椤保护区占总数的82.6%。

致危因素

赤水蕈树等极小种群的分布现状是由全球气候变化、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和所生长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本身的特性共同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其适生范围缩小,另外其自然繁殖率低,再加上人类活动如烧山“炼”土、砍伐出售等,导致赤水蕈树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级别

赤水蕈树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为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举措

赤水蕈树已被列为中国国家级保护植物,提供了法制保护,另外,中国贵州省赤水桫椤保护区内已对树径超过10cm的赤水蕈树进行了挂牌保护。

用途

经济用途

赤水蕈树树干挺直,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建造建筑、制作家具等,也可作为优良的食用菌培养基和放养香菰的母树,其树皮流出的树脂还可作香料。

科学研究

赤水蕈树为中国贵州省特有植物,于1938年被植物学家采得,后经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鉴定为新种,于1947年被定名为“赤水蕈树”,所以赤水蕈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生态作用

赤水蕈树抗性较强,萌生性较强,可用作向阳荒山的造林树种。

物种对比

赤水蕈树和细青皮(Altingia excelsa)非常接近,只是本种叶的质地稍厚,侧脉较多,叶的先端不是长尾状;而细青皮具卵形而薄的叶片,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

相关研究

目前世界范围对赤水蕈树的研究较少,文国卫等(2022)运用MaxEn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模拟赤水蕈树潜在适生区及其空间变化格局,利用贡献率(PC)、置换重要值(PI)和刀切图评估制约现代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最终得出赤水蕈树分布范围狭窄,而赤水河流域独特的地形优势可能是其避难的主要场所的结果。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21

赤水蕈树Altingiamultinervis.植物智.2023-05-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版).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2023-05-21

植物标本(含模式).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023-05-21

Altingia excelsa.植物智.2023-05-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