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 :女作家、梨花体诗人

更新时间:2024-09-20 22:52

赵丽华(1964年11月27日-),女,中国作家、诗人,出生于霸州市。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诗选刊》杂志编辑部主任。赵丽华的作品偏重口语风格的诗歌,语言简练、风格沉着,具有朴素的幽默感,描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2006年9月,赵丽华因诗歌题材迥异、作品形式相对另类,引发争议,被称为“梨花体”代表作家。她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的诗歌风格的作品在互联网上拥有大量反对者、追随者和模仿者。

2012年6月10日,赵丽华改行成为画家,至今已创作约500幅绘画作品,部分作品被网友收藏。她的主要作品包括《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磨刀霍霍》和《朵拉·玛尔》。赵丽华曾担任全国“柔刚诗歌奖”评委,并在《诗歌月刊》举办的“爱情诗”大奖赛和全国“探索诗”大奖赛担任评委。

自2006年9月起,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歌事件因波及范围广、影响大、持续时间长,被媒体称为自胡适、郭沫若自由诗运动以来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她的诗歌作品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作品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模仿热潮,被称为“梨花教”,赵丽华也被称为“梨花教主”。

人物经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诗选刊》编辑部主任。

个人作品

创作特点

是当下最具方向性和探索意义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诗人。被同行誉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之态,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她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诗歌被称为“梨花体”。

“梨花教主”赵丽华转行当画家。自2012年6月份至今,她已创作了约500幅绘画作品,其中有些被网友收藏。2013年1月份,她还受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亚洲艺术博览会。她说:画画将是她今后人生的主要方向。

写诗的她,人到中年疯狂爱上绘画。自2012年6月份至今,她已创作了约500幅绘画作品。她就是曾经因“梨花体”诗歌而备受关注的女诗人赵丽华。

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赵丽华,对于“转行”画画,赵丽华说:“我现在很坚定认为,画画让我找到了下半生的人生方向和摆脱孤独的方式。当然也不是说,今后就此再不写诗了,当然精力重点会放在画画上面。”

人物评价

赵丽华  曾坦言自己的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玛格丽特·爱特伍维斯瓦娃·辛波丝卡等一些国外著名诗人的影响。纵观赵丽华的诗作,她的确有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希姆博尔斯卡式的细腻,感性,智慧。无论是《这个夜晚……》的开阔、大气,还是《华夏里3栋》的机智及人性的挖掘;无论是《一条狗渴望一整块骨头》的感性和性感,还是《我所感觉到的世界》的智性、深,这一特色都异常显现和突出。

可以肯定地说,赵丽华的诗看似简单,内里却有着表达的深度的。这与好多后来跟赵丽华风者靠一些小聪明、小转折、小感觉的所谓口语写作,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和高下之分的。赵丽华的绝大多数诗都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和表达。诸如“如果我快乐/充其量是一只蚂蚁的快乐”等充满哲学意味的诗句,俯拾即是。

倘客观地估价赵丽华在当下诗坛的影响或者说作用,我以为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是她以反遮蔽、反阐释的决绝姿态,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下诗坛简朴、清新、平和之风的深入;二是她以甘为人梯、不惧埋没的浩然胸襟,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推举和推出诗坛新人。

如果说,赵丽华的诗歌给人的是一个细腻、敏感、智慧、困惑、安静、孤独、优秀的“诗人的自我”,那么作为诗人的赵丽华的散文随笔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中自然人的“日常的自我”,这与美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苏姗·桑塔格所说的“诗人的散文,主要是关于做一个诗人……被描述的自我是诗人的自我,日常的自我(和其它自我)常常因此被无情地牺牲。”恰恰有所出入。总体上讲,赵丽华的诗歌是严谨而不刻板,自然有时又失之随意,正应和了她所说的“诗歌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它看世界的眼光既不能太机械太呆板,也不能过于唯美和娇情。”而她的散文随笔则更见她的本真和性情。

生活中的赵丽华,美丽,随意,豁达,风趣,好玩,慵懒,喜欢安静地在家呆着或读书,也很物质。拿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女人。一个还算美丽、还不讨人厌、还比较懒惰、还知道自己穿什么衣服最漂亮、还有爱、绝望和脆弱的女人,仅此而已。”她的绝大部分散文随笔,通过对琐碎的日常生活状态的真实描摹,极为本真地流露和呈现了她的上述性情。比如,《做一回小偷》、《百无聊赖》、《愚人节里说战争》、《说到“羊蝎子”,我的口水流下来》、《伪球迷》、《如果非典继续,我仍将呆在家里》、《量体温》等等,皆涉笔成趣,诙谐幽默,读后令人或莞尔或捧腹,然后在文字之外想象着赵丽华的可爱。

在赵丽华为数不多的散文随笔中,我以为约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如上所述的对生活状态的描摹,一类是记述个人的见闻,前者以性情流露为能,后者以知识学养见长,但无论是生活描摹,还是见闻记述,都做到了现代散文大家周作人所说的“不怕琐屑,只要真实,不人云亦云”,因此,“他的价值就有了。”

除了真实,不人云亦云,赵丽华的散文随笔最拿人之处,无疑是“趣味”二字。她在文章中多次写道:“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总要做点什么有激情和创意的事情给生活加上点色彩和调料”,“让我们乏味的生活多一点趣味和谈资”,“继续给我们乏味的生活增加新的刺激和谈资,哪怕是如此低俗的刺激和谈资”,“给我们平乏的生活添了点掩耳盗铃似的笑料”等等。无论是写伊拉克、9·11、奥运会等国际风云变幻的重大题材,还是写贝克汉姆、梅艳芳等名人及人民大众的庸俗生活,她在提供给我们大量新鲜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始终将“趣味”二字一以贯之,无“趣”不下笔,无“趣”不成文,放达、洒脱,诙谐、幽默,有时也不乏嬉笑怒骂般的辛辣和犀利,让人读着很是过瘾。

人物事件

2006年9月发端于网络的“赵丽华诗歌事件”,由于波及之广、影响之大,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自由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2011年3月12日,“梨花体”诗人赵丽华在微博爆出有90后女演员为了挤入一线明星行列,不惜出卖肉体,夜敲导演的门,更令人诧异的是,其父竟称:“这是应该的,我们都懂的,应该按规矩办事。”“潜规则”变成规矩,娱乐圈生态再成焦点。3月15日,对于该爆料是否是真事的追问,她再次确认:“只能说是真事,不是段子,但以后不会再爆料,随便网友质疑。”

参考资料

腾讯:90后女演员主动请“潜” 爆料者赵丽华确认真事.ent.qq.com.2014-03-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