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墙 :1979年Pink Floyd发行的专辑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4

《迷墙》是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第十一张录音室专辑,原名《The Wall》,1979年11月30日由Harvest/EMI和Columbia Records发行。这张专辑在美国专辑销量榜榜首停留了15周的时间,并在英国排名第三。截至2018年,这张专辑已经售出超过24万册,仅次于乐队在1973年推出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The Wall》在评论家中口碑不一,但后来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专辑之一。专辑中发行了三首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粉红佛洛依德唯一一首在英国美国排名第一的单曲),“Run Like Hell”和“Comfortably Numb”。

专辑介绍

《The Wall》(迷墙)是音乐史上最具迷惑力最富想象力的专辑之一。专辑与1982年被拍成同名电影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一个叫Pink的男孩,幼年时二次大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过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开始吸毒,陷入疯狂状态。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专辑其实是Pink Floyd两位成员真实生活的写照。Pink童年的遭遇同Roger Waters相象。Roger是《The Wall》最主要的创作者,他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他在这张专辑中倾注了对父亲的感情,以及失去父亲后的孤独感。Pink成年后的生活则基本上是原主唱Syd Barret的写照。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Nick Mason 和Richard Wright四人将这些生命的故事组合在一起,最终创作出了神秘的有关男性精神世界幻觉之旅的专辑——《The Wall》。

这张专辑是 Roger Waters 在 Pink Floyd 所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它以不间断的连续方式叙述了一位摇滚明星从婴儿的降生开始到成人后的人生沉浮经历,命运的阴影始终追随在他的身旁左右,使其生存在濒临崩溃的人生边缘上。这其实是建立在 Roger Waters 的个人亲身经历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在他周围音乐圈内的一些人的经历和现象。而乐队至此为止,这位贝斯手已牢牢地拉制了乐队的整个发展方向。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与 David Gilmour 一起合作,而制作人 Bob Ezrin 则由他的介绍成为一位来自 Pink Floyd 以外的合作者。相反 Pink Floyd 原先的成员:鼓手 Nick Mason 已很少介入唱片的制作,而 Rick Wright 则似乎已完全游离在乐队以外(本专辑完成后,他便退出乐队做个人发展,直至87年才又重新回归)。事实上,由26首歌曲组成的 The Wall 是部非凡的有着极为广泛影响的作品,它几乎就是 Floyd 先前专辑所取得的成就的总和。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深刻的反思而概括了从美苏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

《迷墙》是粉红佛洛依德作为四重奏的最后一张专辑;键盘手理查德·怀特在制作过程中被罗杰·沃特斯解雇,但仍然以薪水音乐家的身份留了下来。专辑中的录音会话的一些副歌被用在了乐队的下一张专辑《最后的剪辑》(1983年)中。2000年,它在科林·拉金的《有史以来1000张必听专辑》中排名第30位。2003年、2012年和2020年,它被列入《滚石杂志》杂志的“有史以来500张最伟大的专辑”名单。从2010年到2013年,沃特斯举办了一场新的《迷墙》巡回演出,成为了独奏音乐家最赚钱的巡回演出之一。

创作背景

1977年,粉红佛洛依德进行了“肉体之旅”。贝斯手和歌手罗杰·沃特斯对这次经历感到厌恶,觉得观众并没有在听,而且很多人离舞台太远,无法看到乐队。他说:“这变成了一个社交活动,而不是音乐家和观众之间更加受控和普通的关系。”一些观众放鞭炮,导致沃特斯停止演奏并责骂他们。1977年7月6日,在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最后一场演出上,舞台附近一群吵闹兴奋的粉丝激怒了沃特斯,以至于他朝其中一人吐口水。这一事件成为了《迷墙》概念的起点,探讨了主人公在与权威人物的创伤性互动多年后,以及在童年时失去父亲后,自我强加的孤立。

创作与录制

《迷墙》的录制工作从1978年12月持续到1979年11月。制作人鲍勃·埃兹林在录制期间帮助完善了专辑的概念,并在录制过程中化解了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当时乐队成员们都在努力应对个人和财务问题。埃兹林和吉尔摩审查了沃特斯的概念,舍弃了他们认为不够好的部分。沃特斯和埃兹林主要在故事上工作,改进了概念。埃兹林向乐队的其他成员呈现了一个40页的剧本,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他回忆说:“第二天在录音室,我们进行了一次桌面阅读,就像你会在一部戏剧中一样,但是整个乐队都在那里,他们的眼睛都闪闪发光,因为他们能看到整张专辑。”埃兹林扩展了故事情节,使其远离了沃特斯写的自传作品,并以一个名为派克的复合角色为基础。沃特斯写了大部分专辑,吉尔摩与他合作写了“Comfortably Numb”、“Run Like Hell”和“Young Lust”,埃兹林与他合作写了“The Trial”。

商业成就与影响

《迷墙》销售了超过3000万张,是乐队目录中第二畅销的专辑(仅次于《月之暗面》),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双专辑之一。从1980年到1981年,粉红佛洛依德在一次巡回演出中演出了整张专辑,其中包括精心设计的戏剧效果。1982年,《迷墙》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沃特斯为其编写了剧本。

专辑曲目

碟一

碟二

碟三

碟四

专辑鉴赏

《The Wall》是一部结构完整而严谨的宏大作品,整张专辑具有一定的自传性质。

该专辑是一部完全现实意义的作品,内容涉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丧失亲情的家庭使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和孤僻、学校教育的死板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混乱的爱情关系则让人处于绝望和疯狂的境地、滥用药物和吸毒的社会风气指引人走向毁灭 [5]。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深刻的反思,概括了从美苏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专辑故事围绕着一名虚构的歌星而展开,他的孤独被比喻成一堵精神上的墙,而墙是由他在人生各个阶段所产生、且无法排斥的一种精神失落,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却是随着他的人生成长日益增长演化发展而成。

该专辑以不间断的连续方式,叙述了一位摇滚明星从婴儿的降生开始再到成人后的沉浮人生经历,命运的阴影始终追随在他的身旁左右,使其生存在濒临崩溃的人生边缘上。这其实是建立在罗杰·沃特斯的个人经历,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在他音乐圈周围一些人的经历和现象。第一张唱片上的曲目在发展中有明显的时间主线,且基本上以他成长的线条发展而来。而第二张唱片没有了时间上的清楚线索,但唱片中的曲子依然是相互关联和延续发展的,唱片主要以罗杰·沃特斯成年后的心理轨迹为方向。如果第一张唱片是讲述“墙”的构筑和形成,那么第二张唱片则是在讲述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痛定后开始形成完整的人生观。

发行信息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The Wall.豆瓣音乐.2023-11-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