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叶栒子 :钝叶栒子

更新时间:2023-10-19 11:35

钝叶栒子(学名:栒子属 hebephyllus Diels),属于蔷薇科栒子属的一种落叶灌木,通常高度在1.5-3米之间,有时会形成小乔木状。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常见于海拔1300-3400米的石山、丛林边缘地带。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钝叶栒子是一种落叶灌木,枝条展开,小枝细瘦,颜色暗红褐色,幼时覆盖柔毛,随后逐渐脱落。叶片质地较厚,接近革质,形状为椭圆形至广卵形,长度约为2.5-3.5厘米,宽度为1.2-2厘米。叶片顶端多数呈现圆钝或微凹,带有小凸尖,基部则为宽楔形至圆形。叶片表面通常无毛,背面具有白霜,且覆盖着长柔毛或绒毛状毛。叶柄长约5-7毫米,疏生柔毛。托叶细小,线状披针形,微具柔毛,直至果期脱落。花朵以5-15朵的形式组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上略有柔毛。花梗长度为2-5毫米,花朵直径约为7-8毫米。萼筒钟状,外部无毛,偶尔在基部附近有少量柔毛,内部无毛。萼片为宽三角形,顶端急尖,外部无毛,内部可能仅有先端微具柔毛。花瓣平展,近圆形,直径约为3-4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有极短的爪,内侧近基部处疏生细柔毛,颜色为白色。雄蕊数量为20个,略短于花瓣,花药呈紫色。花柱2个,分离,长度稍短于雄蕊。子房顶部密集生长柔毛。果实为卵形,有时为长圆形,直径大约为6-8毫米,颜色暗红,通常两个种子结合在一起。花期一般在5月至6月,果期则在8月至9月。

相关物种

钝叶栒子的形态特征使其与其他同属植物有所区分。尤其是其叶片近革质,下面被毛,叶柄和花梗均具柔毛的特点,使得它与水栒子(C.multiflorus Bge)等相似种类容易区分开来。

主要变种

黄毛变种

钝叶栒子黄毛变种的叶片下面密被黄色绒毛;花梗和花萼也多少有密生平铺柔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灰毛变种

钝叶栒子灰毛变种的叶片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黄色绒毛;果梨形,长7-9毫米,红色,具2小核。主要分布于云南丽江市

大果变种

钝叶栒子大果变种的叶片厚而大,长25-40毫米,先端和基部近圆形或圆钝;花序和花形均较大;果实广梨形,长8-9毫米,宽约7毫米,栗色,2小核。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生长于海拔3000-3400米的山坡灌丛中。枝和小枝初被柔毛或绒毛,一年后脱落无毛,深紫色;叶片近革质。宽椭圆形或圆形,长10毫米,宽9毫米,先端圆钝稀微凹,上面初被疏柔毛,下面被薄层绒毛;叶柄长2-3毫米。花果均未见。此外,还有分布于四川西昌市的变种。

医药用途

据《滇省志》记载,钝叶栒子的果实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黄水病、鼻衄、牙龈出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