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翅总目 :长翅总目

更新时间:2023-09-19 17:20

变态。雌虫缺乏产卵器。幼虫下颚茎节分裂,足的前跗爪不成对,从下唇腺分泌丝,有些种类型。包括6个目。

具体分类

毛翅目

通称石蛾。体形似蛾,成虫小型至中型,体长1.5~40毫米。口器咀嚼式。触角长丝状,静止时向前平伸。体及翅被毛,故名。少数种类无翅。全变态。幼虫通称石蛾,水生,居沙质的巢简中,露出头足爬行。成虫多发生在幼虫栖息的水域附近。夜行性,部分种类有趋光性。许多种类对水污染极敏感,对监测水质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国际流行的EPT(E-蜉蝣目;P-襀翅目;T-石蛾)水质监测三大水生昆虫之一。个别种类如长角纹石蛾Amphisyche proluta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发生,如1999年月发生于湖南安化水库虫灾中,利用三组灯群共诱集成虫0.75万千克,每千克72400头,计5.4亿,其发生量之大可为一奇观。全世界已知5000余种,我国约466种。

鳞翅目

包括蝶类蛾类,为昆虫纲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已知约20万种,其中蝶类占10%,我国已知约8000余种。口器虹吸式。触发角球杆状、双栉齿状(羽毛状)或丝状。体及翅密被鳞片和毛。全变态。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是农林重要害虫;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分类较混乱。

长翅目

通称蝎蛉。头延长成喙状,垂直位,口器咀嚼式,触角长须状。前后翅相似,膜质狭长,脉相近原始型,有些种类翅退化或无。雄虫腹部末节向背方举起。全变态。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幼虫和成虫肉食性腐、食性或植食性。大多栖息在潮湿的森林、峡谷和植被茂密的地区,当森林遭到破坏时,这类昆虫少见,是一类生态指示性昆虫。分布全世界,但地区性很强,甚至在同一山上,也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种类各异。约有710余种,我国已知160余种。

蚤目

通称跳蚤。高度特化。体型侧扁,小型,体长多为1~3毫米,棕黑色,长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鬃毛,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口器刺吸式,适于穿刺吸血,或起固定作用。触角1对,粗短,位于角窝内,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时竖起和抱握雌体腹部的工具。头壮,藏于触角沟中。无翅。后足节粗大,善跳,根据体长和跳跃之比,堪称动物之最。全变态。幼虫蛆形,无足,自由生活,吐丝结茧并化蛹后,茧外粘着土粒尘屑。成虫寄生于鸟类和哺乳纲吸血,是鼠疫斑疹伤寒的传播者。成虫的寿命约自几周至年余。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的时间,视蚤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从2周、几月至1年左右。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广宿主、寡宿主和单宿主3型,绝大多数为寡宿主型。全世界已知约2300余种和亚种,我国已知519种和亚种。

双翅目

包括蚊、蝇、、、虻等,为昆虫纲第四大目,全世界已知85000种,我国有4000余种。头部一般与体轴垂直,活动自如,下口式。复眼大,常占头的大部,单眼2~3个或缺。触角形状不一,差异很大。口器刺吸式、吸式或刮舐式,下唇端部膨大成1对唇瓣,某些种类口器退化。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少数种类无翅。全变态。幼虫虫体分节,头有或无,口器不显著,眼常缺如,无真正分节的足,根据头部发达或退化情况,有全头型、半头型和无头型。喜潮湿环境,不少种类幼虫和蛹水生。摇蚊科有些种类耐盐性强,在海湾内陆盐湖常有大量幼虫发生,是昆虫中唯一能真正生活在海水中的种类。有些种类雌虫吸血,传播多种疾病。有些种类为农林害虫。食性多样,生态地位重要。

捻翅目

体微小。雌雄异型。雄虫具翅,鞘翅目型,体长约1.5~4.0毫米;前翅退化成棒状称拟平衡棒,后翅宽大,扇状、膜质;复眼大而突出,无单眼;触角形状多变异;口器退化咀嚼式;胸部长,具发达的后背片;自由生活。雌虫幼虫型;头小,常与胸部愈合,触角、复眼及单眼均消失,口器退化;腹部膜质、袋状、分节不明显;多数无足;终生寄生叶蝉飞虱等昆虫体内,造成寄主生殖腺退化或消失,并常导致寄主外部形态上畸形或色斑、毛被变异。全变态。发育至成虫后,雌虫仍留寄主体内;雄虫羽化后不取食,生命短促,飞行觅偶,与寄主体内的雌虫交配。雌虫头胸部扁平而硬化,从寄主腹部钻出暴露体外与雄虫交配受精。部分种类寄生于农林害虫体内,是天敌昆虫,少数寄生于蜜蜂属则有害蜂业生产。全世界已知种类约370种,我国记载有13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