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 :中国河北省三河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2-12 21:12

防灾科技学院(英文: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IDP),简称防灾学院,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区,是一所由中国地震局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防灾科技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西北地震地质队基础上成立的天水地震学校,办学伊始,学校仅设有地球物理、物探、地应力3个教研室;1983年,学校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同时校址迁至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又经历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时期,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正式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21年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2023年5月29日,据应急管理部官网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考察、评议,拟向教育部申报设立应急管理大学,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至6月2日。

防灾科技学院有南、北两个校区,占 地面积 328732.2 平方米。根据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教学单位14个,开设本科专业36个,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4门省级一流课程。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8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共有全日制在校生9400余人。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防灾科技学院位列第383。

历史沿革

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震处于相对活跃期,1966年中国邢台、1975年中国海诚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相继发生中强地震,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建设一个培养地震专门人才的学校。1975年下半年,中国国家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地震局决定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中科院兰州地球物理所)西北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由此,天水地震学校诞生。学校选址于甘肃省天水县城以南9公里的黄土丘陵地带,建校伊始,仅开设3个专业教研室,分别是:地球物理教研室(地震、地磁)、物探教研室(地电、重力)、地应力教研室,教师有22名。

1977年天水地震学校实由于缺少师资(1979、1980年亦如此),暂停招生。1978年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为中专,所学专业仍为地震各专业观测技术。

1981-1985年,学校相继在地震局系统招收81、82、84、85级以及83级内蒙古班、新疆班、山西班学员。学制3年,为地球物理学专业中专学历。在此期间,学校于1983年下半年由甘肃天水迁至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并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

地震技术专科学校时期

1985年7月,经国家批准组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学校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序列,成为国家教委“四五”大专、中专套办学制的三所试点学校之一。

1986年,依据国家教委对“四五”套办大专学校的规定,学校在全国各省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经过2年学习后,进行分流,30%~40%的学生进入专科学习,学制为5年;其余为中专,学制为4年。

1987年学校在地球物理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应用地球物理系;1989年9月,地球物理系与工程地震系合并为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下设两个专业: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工程地震专业。

1992年,学校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学校新增办公自动化与文秘专业。

防灾科技学院时期

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2008年7月,学校新增设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同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

2011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2013年,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1年2月,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

2023年5月29日,据应急管理部官网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考察、评议,拟向教育部申报设立应急管理大学,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至6月2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教学单位14个,开设本科专业36个,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8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根据官网信息,截至2022年9月,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4%,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7%。学院拥有一批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专家和教授。同时,学院作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培训基地,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引进了包括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到校任教,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2017-2018学年,防灾科技学院有专任教师390人,另有92名外聘教师,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防灾科技学院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1个,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校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

教学建设

截止2023年12月,防灾科技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4门省级一流课程,建有秦皇岛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北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北京通州科技成果转化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有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建设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同时,学校还拥有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1个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打造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部级一流课程8门。

教学成果

截止2023年12月,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深度参与了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防灾科技学院参与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项,获得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2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在国际合作方面,防灾科技学院与日本、美国、英国、荷兰、墨西哥、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23余所高校开展了合作,如与英国雷丁大学开展教师研修项目,同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1”合作培养、计算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墨西哥大学等学校的知名教授来学校进行学术报告。此外学校于2018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环境灾害减灾教席项目国际协作单位,与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研究协会(ISCRAM Association)合作共建“灾害信息与应急管理系统国际合作实验室”(Disaster Informa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Lab,DIEMS)。

2024年4月28日,浙江省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波等一行5人来校开展校企合作调研交流;2024年5月14日,联合党委副书记、校长任云生带队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调研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图书馆馆藏文献107万余册。截止2020年6月12日,防灾科技学院图书馆总面积约0.0152k㎡,订阅期刊1688种、报纸102种,藏书种类以地球科学、工业技术、自然科学、文化科学教育、经济、社会科学类为主,兼有哲学、心理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类文献。在数字资源方面,图书馆购买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 “汇雅书世界” ”港澳博硕学术资源库” “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近30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125万种中外文电子图书、27000余种电子期刊,440余万篇博硕士论文。

学术期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的研究灾害科学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99年,属于季刊。本刊下设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成灾机理研究、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灾害防治、灾害预测与成灾机理、灾害预测、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研究、灾害监测与预测、灾害历史文化与灾害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研究等栏目。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本刊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5月,防灾科技学院建有7个校内重点实验室,22个校属科研机构。同时,学校还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各类实验室共计117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23年12月,防灾科技学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其他省部级奖项13项,申请并通过了35项实专利;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计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600余项;学校还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

自然科学

哲学社科

校园文化

校徽

防灾科技学院校徽整体构型设计为地动仪,主色彩为蓝色(C100 M91 Y0 K0),外环上方为中文校名,下方为大写的英文校名。中间是徽志主体,标识中“双手托举地球”,象征呵护、希望与责任;“打开的书”标志学校的教育、文化属性;中间的“1975”,代表学校创建的时间。

校训

防灾科技学院的校训为:崇德博智 扶危定倾。

官方对其释义为:

“崇德博智”,出自防灾减灾鼻祖张衡之《应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而耻智之不博。”

“扶危定倾”,原意谓匡救危急倾覆中的国势,出自《周书•梁御传》:“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方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

校歌

防灾科技学院的校歌为:《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

作词:齐福荣

作曲:田晓耕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任云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防灾科技学院校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2017-2021)、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2007-)和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2019-2022)等职务。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吉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和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和荣誉。

历任党委书记

历任校长/院长

校友情况

校园生活

防灾科技学院的校级组织包括防灾科技学院学生会、防灾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国旗护卫队、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艺术团、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乐团等,此外,防灾科技学院还成立了全国高校首支大学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学校排名

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防灾科技学院位列第393名。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防灾科技学院位列第401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防灾科技学院位列第383名。

所获荣誉

2008年5月,防灾科技学院获评2007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2011年8月,防灾科技学院获评“河北省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7月,防灾科技学院获评“河北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8月,防灾科技学院获得三项中国地震局2021年度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由防灾科技学院推荐,郭迅教授等完成的“工程结构抗震韧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沈军教授等完成的“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姚运生教授参与完成的“长江流域湖北段的水文重力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二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