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痛史 :韩国痛史

更新时间:2024-09-20 12:43

《韩国痛史》(朝鲜语:한국통사)是由韩国近代学者朴殷植撰写的一部断代史作品,书中详细记述了从1864年至1911年间朝鲜半岛的历史事件,重点描述了韩国逐渐走向灭亡、最终沦为殖民地的历程。这部作品最初于1915年在中国上海出版,是首部由韩国人撰写的韩国近代史著作,采用汉文书写,系统而详实地记录了相关时期的重大事件,尤其强调了日本对韩国的侵略行为及其带来的痛苦。每个章节都包含作者的评注,最后一章专门总结,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国魂史观”。该书对于研究韩国近代史与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创作背景

20世纪初期,随着韩国爱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随之出现了一股以民族主义视角重构韩国历史的潮流,从而催生了民族主义史学。朴殷植和申采浩被视为韩国民族主义史学的奠基人,其中申采浩侧重研究韩国古代史,而朴殷植则在1911年逃往中国后开始了他的历史研究生涯。当时,韩国已经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身为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朴殷植对此深感痛心,认识到历史对于维护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收集历史资料,并编写了《略纪便览》(现存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这是后来《韩国痛史》的基础。在他逃亡至中国后,于1914年完成了《韩国痛史》,并在次年由上海大同编译局出版,署名为“太白狂奴”,并请中国著名思想家康有为为其作序。朴殷植在《韩国痛史》中明确提出了“国魂史观”,认为一个国家由国魂和国魄两个方面组成,其中国魂包括国教、国学、国语、国文、国史,而国魄则涵盖钱粮、军队、城市、船只、武器装备等方面。他认为国魂不会随着国魄的消亡而消失,因此国魂更为重要,即使国魄丧失,只要国魂仍在,国家就有希望。他在书中写道:“岁月如梭,时不待我,若我不承担这份职责,那么拥有四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度也将像渤海国一样,不仅亡国而且失史吗?纵使天下人都嘲笑我们野蛮无知,又有何辩解呢?然而,四千年的全部历史,不是我这样见识浅薄的人能够胜任的,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这就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承担。在我亲眼见证的最近一段历史中,我勉强为之,从甲子年到辛亥年,共分为三个部分一百四十四章,命名为‘痛史’,不敢自称正史。希望我的同胞们能视之为国魂的寄托,切莫抛弃。”这段话可以说是朴殷植创作《韩国痛史》的动机。首先,他是为了保存韩国的历史,其次,他在尚未具备条件完成四千年通史的情况下,先写了这部断代的“痛史”,即他一生亲历的韩国亡国史;最后,他写作“痛史”是为了保护韩国的“国魂”。总的来说,基于民族主义的“国魂史观”贯穿了整部作品。1919年“三一运动”后,朴殷植又开始创作《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并于1920年由上海维新社出版,该书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了“国魂史观”,可视作《韩国痛史》的姐妹篇。

内容简介

《韩国痛史》的书名可能受到了中国清末小说家吴趼人所著《痛史》的影响,后者讲述了南宋的亡国故事,而《韩国痛史》则记载了韩国的亡国史。该书并未局限于传统的史学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形式,而是以一个事件或主题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章节,叙事清晰,前后连贯。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纪事本末体中各独立篇章的事件叙述,也不同于编年体单纯按年代排列史实,而是探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的现代史学方法。每一章节除了客观的叙述外,还包括作者以按语形式发表的评论性文字,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事件或主题的本质以及作者的观点。《韩国痛史》的主题时间段是从1864年朝鲜高宗登基到1911年的“105人事件”,除此之外,书中还包含了朝鲜半岛的地理、历史概述和插图。正文前有康有为所作的序言,书尾附有作者撰写的“结论”,提升了全书的主题,可谓画龙点睛。全书使用流畅的汉语文言文撰写,总计约15万字,由1册3编114章组成。第一编由“地理之大纲”和“历史之大概”两章构成,介绍了韩国的地理和历史,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编共有51章,讲述的是从朝鲜高宗登基到俄馆播迁期间的历史,作者以兴宣大院君摄政作为“痛史”的起点,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动荡局面。第三编占据了全书近60%的篇幅,涵盖了从大韩帝国成立到日韩合并后的“105人事件”,即正式展现了韩国灭亡的过程,对日本侵略韩国的各种罪行进行了详细的揭露。尽管《韩国痛史》主要谴责了日本的侵略行为和颂扬了韩国人的爱国运动,但它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作者认为对民族有害的文化、团体或个人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以便让韩国人在阅读此书后不仅能记住对日本的憎恨、激发爱国热情,还能从中汲取亡国的教训。朴殷植在其后期的作品《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中对《韩国痛史》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改,比如对开化党和东学党的评价。

作者介绍

朴殷植(1859年-1925年),韩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儒学家、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和独立运动家。字圣七,号谦谷、白岩、太白狂奴、无耻生,出身于密阳朴氏家族,生于朝鲜黄海道黄州。他曾担任《皇城新闻》和《大韩每日申报》的主编,在国家面临危机之际,积极宣扬民族主义和儒家改革,提倡阳明学派。日韩合并后,他逃亡至中国,参与韩国独立运动,1925年当选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第二任总统,同年在上海逝世。他的遗著被收录于《朴殷植全书》(共3卷)中。

影响与评价

《韩国痛史》是首部由韩国人撰写的韩国近代史,也是以民族主义史观论述韩国历史的开创性作品。该书主张“国魂史观”,首次系统化地整理了韩国近代史,并采用了现代史学的方法,对后代韩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韩国痛史》被认为是研究韩国近代史与民族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来看,《韩国痛史》也是一份内容丰富、可信度较高的文献。朴殷植本人曾经历过许多事件,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尤其是他长期担任《皇城新闻》和《大韩每日申报》的主编,使得他对当时的大韩帝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不过,作为私人著作,它仍然需要与其他史料相比较。普遍认为,《韩国痛史》比朴殷植后来撰写的《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更加可靠。

流传状况

朴殷植的《韩国痛史》自1915年在上海大同编译局出版后,引发了海外韩人社区的广泛关注。1917年,夏威夷的韩裔居民将其翻译成了韩文,甚至成为了他们的教材。与此同时,由于该书直截了当地揭露和批评了日本吞并韩国的行为,也成为日本殖民当局严密防范的对象,被严格禁止在朝鲜半岛传播。为了抵消《韩国痛史》的影响,朝鲜总督府在1916年成立了“朝鲜半岛史编纂委员会”,按照日本的要求编写了《朝鲜史》。日本人在《朝鲜史编修事业概要》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朝鲜人民与其他殖民地愚昧的民族不同......自古以来,他们有大量的史书,也有一些新的著作,例如国外朝鲜人的著作《韩国痛史》......这些书籍无视事实真相,随意捏造谎言,对人心的侵蚀是不可估量的......与其禁止这些书籍,不如编写一部正确的史书取代它们,这就是编写《朝鲜史》的主要理由。”日本人对《韩国痛史》的攻击恰恰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力。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韩国痛史》得以在韩国公开发布。由于朴殷植用纯汉文创作此书,已经不适合韩国人的阅读习惯,因此朴鲁庚将其翻译成国汉文(韩文和汉文混合书写),并于1946年由三乎阁出版。随后,李章熙将其翻译成韩文,于1974年由博英社出版,并多次再版。1999年,泛友社也出版了金胜一的《韩国痛史》翻译本。此外,还有崔惠珠译本(造知之知出版社,2010年)、金泰雄译本(阿卡纳出版社,2012年)和尹在瑛译本(东西文化社,2012年)。2009年,漫画版《韩国痛史》面世。《韩国痛史》还于1975年被收录入“檀国大学东洋学研究所”编的《朴殷植全书》(共3卷)上卷中。此外,《韩国痛史》作为中国出版的书籍,在中国内地也有流传。当时,中国有许多反映韩国亡国史的文明剧或戏剧(如《高丽闵妃》、《海牙剖腹记》等),都是根据《韩国痛史》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

参考资料

《韩国痛史》.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2024-08-20

孙卫国|试论韩国近代史家朴殷植的民族主义史观及其历史著述.手机凤凰网.2024-08-20

朴殷植.中文百科全書.2024-08-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